首場兩會精英匯 點擊“新基建”

5月19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指導、健康報社舉辦的“兩會精英匯”首場座談會在北京舉辦。座談會邀請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衛生健康領域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暢談如何走好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國家公共衛生體系“新基建”之路。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

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有助高效應對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互聯網的強勢介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老百姓的就醫習慣。原本要到三級醫院找專家諮詢看病的需求,如今通過互聯網就能滿足。此前一直推不動的預約掛號,如今佔到掛號總量的95%以上。由此延展視野,應當認真思考當下的醫聯體建設,加快推進三級醫院直接與社區醫院聯動形成緊密型醫聯體,讓日常的分級診療和轉診更流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更高效。

當前,我國醫聯體大多仍是鬆散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大醫院相對獨立、分離。由於隸屬關係不同,很多三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只有比較鬆散的聯繫,基本上是在政府主導下開展一些工作。

緊密型醫聯體應該如何實現?專家、學科及管理下沉是基礎,而這樣做的前提,是建立統一的醫聯體管理、運行和利益分配機制。實踐中,首鋼醫院通過醫聯體模式將呼吸、心血管、內分泌等領域的專家下沉到社區,同時將患者需求較大的口腔科、中醫科、按摩康復等學科下沉,提高了患者選擇社區就醫的積極性。疫情期間,社區醫療機構承擔了很大一部分常規檢查、輸液等醫療工作,一些老人不會在網上操作掛號,就可以先到社區來看;社區醫生看過,確實需要去三級醫院的,患者在社區就可以實現上轉。同樣的,醫院也可以直接把患者下轉到社區。可以說,基本實現了“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

儘管醫聯體建設在我國獲得了長足發展,但發展質量參差不齊,一些地方還處於起步階段。因此,對現有的醫聯體模式還需加大探索的力度,基於此前基層探索實踐所形成的經驗,對醫聯體建設有更明確的“畫像”和規劃,推進衛生治理體系、財政人事保障、醫保政策、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儘快改革、加大投入,賦予醫聯體更多的活力和創造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方來英:

“新基建”是一個向上攀爬的樓梯

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密不可分,貫穿傳染病監測、預警、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病原學檢測、預防控制、醫療救治等方面,聯通着“預防—控制—治療”全鏈條、各環節,是保護人民羣衆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是重大疫情防控的“主戰場”。

我國在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手足口病、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等防控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經驗,這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是有幫助的。但是,過去的經驗不等於如今可以完全套用,需要立足於時代進步,不斷改革完善。

比如,疫情報告系統怎麼能夠更有效?我們的直報系統程序處理能不能更簡單?對上報者能否推出激勵和保護機制?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有很多方面值得反思。未來,應該強化監測預警,緊緊圍繞“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目標,強化各級疾控機構的信息收集、分析、利用能力,健全網絡直報、輿情監測、醫療衛生人員報告、科研發現報告等多渠道疫情監測和快速反應體系,實現重大疫情風險監測預警信息數據共享,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

在危中找機,“新基建”對於衛生系統來說是一個向上攀爬的樓梯。國內的傳染病直報系統是一套極專業化的系統,由基層組織發現臨牀症狀後再層層上報,綜合數據收集能力不足。今後可以考慮把若干個系統整合成一個基本預警系統,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改變傳染病直報系統較爲封閉的情況。畢竟,在新冠肺炎疫情徹底得到控制之後,未來也許在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等方面都會出現新的傳染源。如何及時應對?每當出現傳染性疾病時,每個臨牀醫生都應該有一個key,拿到那個key就可以直接向中央報告疾病,縮短信息報送流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還暴露出我國應急保障體系的短板。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候,多地醫院口罩、防護服告急,物資短缺的背後其實就是應急儲備問題。這裏涉及到應急儲備目錄輪換、期限、供應鏈、產業鏈等一系列問題。而戰略儲備系統、預警體系、產業鏈的自動配套能力等建設,都要跟數字技術充分結合才能實現。

“新基建”也可以體現在強基層上,傳統的財政撥款體系、預算體系、幹部任免體系等與醫改的要求不相適應,應當立足網絡開發一套新型組織體系,通過數字化管理打通基層和三甲醫院的聯繫,把患者信息流通、藥品流通、會診體系建設等渠道打通。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

精準解決疫情第一線問題

2月14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提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在此之後,各地也陸續出臺了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具體方案。比如,上海提出“完善疫情信息收集、上報和預警機制,強化第一時間調查覈實和先期控制措施落實,探索建立疫情覈實結果通報與報告同步、疫情發佈與應急響應請示同步的機制”等,就是對此次疫情經驗的總結。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傳染病等重大疫情風險從未真正遠去。近30年來,全球約出現新發傳染病40多種,傳播範圍廣、傳播速度快、社會危害大,成爲全球公共衛生的重點和難點領域。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期,傳染病流行和傳播特徵也發生了新變化,新老問題和難點問題交織,防治形勢複雜,防控難度增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提示人類應當尊重自然。因此,人類要健康,首先要確保地球健康,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就是要尊重地球、尊重動物,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精神。

在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短板和不足,與有效應對複雜多變的公共衛生安全形勢的要求不相適應。聚焦中央部署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改革,首先應當看到“革命工作各有分工”,預警疫情要確保科學家在專業領域的話語權,同時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系,專業機構的聲音要直通決策部門,不能層層“消音”;要健全和優化平戰結合的聯防聯控機制,上下聯動的疫情應對工作機制,將地方黨委政府的治理優勢和國家專業部門的技術優勢更好地結合起來,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精準解決疫情第一線問題。其次,要以科學爲基礎,實現大衆理解和大衆參與。重大疫情防控必須整合各方資源,鼓勵支持社會公衆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形成人人有責、人人負責、人人盡責的生動局面。要關注信息傳播的準確性、真實性,以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爲切入口,在平時就搭建好專業領域與公衆之間信任的橋樑,提升整個社會面對疫情時的心理素質。

在信息爆炸時代,數字技術爲基礎的大衆傳播領域,更要預防“信息流行病”,將科學家的專業意見正確地傳遞出去,避免信息混淆和失真,爲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打下堅實的羣衆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所長池慧

化危爲機要抓準數字機遇

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看不清敵人的艱苦戰鬥,同樣需要信息先行、情報先行。醫學科技情報是醫學研究領域的“隱蔽戰線”,在非常時期更體現出獨特價值,國家需要在科技情報信息系統建設上不斷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疫情之下要化危爲機,數字是其中最大的機遇之一。數字治理既體現現代治理,也體現着整個國家對於治理方法和手段的應用。前段時間對於復工復學的無奈和思考,迫使我們實現了網絡會議、網絡教學等。所以,積極地看待疫情,不妨把它當作發展的契機,從原先不情願改變轉變爲主動改變。

放在全民健康的大背景下來看“新基建”,它涉及到公衛領域的“新基建”,也涉及到醫院的“新基建”,更涉及到公共科普的“新基建”。比如,以公共健康需求和服務供給爲導向的新型互聯網醫療,讓公衆足不出戶即可在線解決導診和問診中的疑惑。現在公衆普遍習慣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獲取信息,科普方式也需要針對移動互聯的新特點有所創新。

2003年SARS期間,我向大家介紹疫情時,第一張病毒示意圖是自己手畫在A4紙上的。而現在,隨着科學研究的迅速跟進,已經可以第一時間獲取顯微鏡下的病毒照片,通過信息化的手段,更直接地講清病毒的結構和傳染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社會公衆對於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基本常識的認識更加深入,也要求科普工作必須更加深入、更加具有指導性和說服力。“新基建”依託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能夠讓公衆在很新奇的感受下去獲得科普知識,比過去幹巴巴的文字要生動得多。向兒童青少年傳遞有趣的科普知識,甚至可能影響他們未來選擇從事醫療衛生工作。

不可迴避的是,網絡傳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斷章取義、道聽途說、魚目混珠的不良傳播傾向,造成了誤導公衆、製造恐慌和社會混亂等惡劣影響。作爲醫學專業研究人員,有責任通過科學正面的積極引導,提供知識深厚、形式豐富、分層分類的科普傳播產品,更加精準專業地回應公衆關切,傳播科學認識,解答公衆疑惑。現在的科普知識傳播比之前更加立體全面,形式更加多種多樣,專業人士要更加科學、權威、有針對性地開展知識傳播,引導公衆走出對病毒和疫情認識的誤區,消除謠言的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

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

補齊公衛短板,築牢基層網底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平戰結合”很好的例子。疫情初期,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率先成立包片聯防聯控工作組,實現網格化管理,充分發揮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網底”功能。疫情期間,方莊社區出現6例輸入性病例,卻沒有1例擴散性病例。這離不開聯防聯控工作組在疫情防控中的高效運轉。

聯防聯控機制的實質,是疫情防控在家庭醫生制度基礎上的創新性實踐和嘗試。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了16名醫務人員下沉到社區居委會,一方面直接指導工作,解答老百姓的問題;另一方面培訓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指導他們進行消殺、防控工作。在出現輸入性病例時,第一時間掌握這些風險人羣,控制風險源,在社區沒有造成擴散性病例。與此同時,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了對疫情防控的宣傳工作,印製了8000份海報,張貼在每個小區每一棟樓,對於出現異常情況的居民進行了細緻的就診指導,讓老百姓看得見、聽得着、找得着相關的人員。

戰“疫”是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第一線。2月初到達武漢後,作爲中央指導組防控組社區防控專家組負責人,我和其他專家組成13個小組走訪了武漢市377個街道、500餘個小區和16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出1275條問題和建議,都被當地政府採納、落實。武漢的530個密接隔離點和康復驛站,都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員在工作,爲阻斷疫情傳播發揮了關鍵作用。

這次疫情讓我們瞭解到,危險是時時刻刻存在的,在今後要加強傳染病的防控工作,首先要加強篩查工作,其次要加強對轄區易感人羣的宣傳保護,最後要做好疫苗的接種工作。今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當繼續夯實基層醫療、全科醫生和家庭醫生的健康“守門人”作用,爲老百姓提供優質高效、防治結合的健康管理和基本醫療服務,使老百姓少得病、不得病,延長老百姓的健康壽命。

公共衛生是預防醫學、臨牀醫學和社會的集合體。預防是防範傳染病最好的手段,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要和健康中國、健康社區建設關聯起來,突出整個體系的構建。因此,不是要補疾控的短板,而是要補公共衛生的短板。醫療衛生業務部門配備領導幹部時,要分層級配一些相對專業的人。同時,現有的醫療衛生機構要做到“平戰結合”,而非單純增加疾控的編制。平時注重防治實踐,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養兵”“練兵”的空間,“戰時”才能贏。否則疫情結束後,人員過多卻沒有等量的工作要做,可能留不住人才。公共衛生是一項長期的事業,居民長期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接觸,可就近就便獲得健康資訊。要把健康素養培養起來,使人人有防控意識。

阿里健康董事長兼CEO朱順炎:

把互聯網醫院打造爲“新基建”模塊

在經歷過新冠疫情“大考”後,數字基建不僅有望成爲公共衛生醫療體系的核心助力,也將爲構建以患者爲中心的普惠醫療健康服務提供解決方案。其中,重新定義的互聯網醫院應成爲國家公共衛生“新基建”的一個基礎模塊。互聯網醫院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行業對互聯網醫院尚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真正的互聯網醫院應該能夠服務於構建更好的醫醫關係、醫患關係、患患關係。

關於醫醫關係,阿里健康“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簡稱“GMCC平臺”)正在探索如何將疫情期間的公益模式常態化,讓數字化手段持續助力後疫情時代,實現醫生與醫生之間無障礙的專業學習交流,不斷提高他們的診療能力和診療服務效率,從而幫助更多的患者得到健康服務。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後,阿里健康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手段,聯合醫療機構、醫生、公共衛生專業人士的力量,於3月底率先上線GMCC平臺。此後,平臺聚集諸多抗疫一線名醫資源,覆蓋中國以外的近12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位醫生。在平臺上,來自全球的醫院、醫生可以打破時空阻隔,通過圖文、視頻、直播、遠程會議等方式,開展專業的疫情判識和臨牀診治交流。

關於醫患關係,新的互聯網醫院應重點考慮如何依託數字技術,打造以患者體驗爲中心的智慧化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疫情期間,阿里健康旗下公益項目——全球找藥聯盟收到來自湖北的衆多慢病患者購藥求助,逐步衍生出覆蓋湖北、面向全國慢病患者的互聯網+診療、配藥、送藥上門服務網絡。這被認爲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撬動,激發出的醫療衛生“新基建”探索。

關於患患關係,當下並非全部疾病都能被治癒,單靠醫生這個羣體來安撫所有的病患也是不切實際的。爲患者建立一個可以互相關懷、互相扶持的數字化社區,是解決現有患者安撫的一個有效方法。2018年,支付寶上線相互寶。截至目前,超過1億人加入的相互寶已成爲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區。前不久,相互寶發佈“慢病互助計劃”。接下來,相互寶會陸續推出新的互助計劃,讓更多此前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獲得充分保障的人羣能夠互幫互助、抱團取暖。

座談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體制改革司司長梁萬年介紹了公共衛生體系改革的規劃和思考,強調要將信息化工作融入改革當中,在應急管理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決策指揮體系、監測預警報告體系等方面強化“數字聯動”,進而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司長宋樹立表示,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在堅持傳染病防控經典法則的同時,善於運用大數據、雲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進行疫情溯源、病例管理、密接追蹤、形勢預判、國際合作等,提高工作能力水平和質量效率。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巡視員齊貴新指出,要進一步加強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特別是公共衛生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推動健康領域治理能力的提升。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副司長諸宏明提出,“新基建”要解決基層機構發展短板問題,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健康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鄧海華表示,“新基建”所帶來的機遇,已經成爲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後疫情時代,聚焦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新基建”,意義更加深遠。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葉龍傑 記者 王倩 趙星月

編輯:管仲瑤

審覈:曹政 閆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