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葉奕宏 金泉才 通訊員於仕琪報道5月6日至8日,225枚增雨火箭直衝雲霄,在祁連山區甘肅片區重點區域降下甘霖;同一時段,青海氣象部門增雨飛機掠過祁連山水源涵養保障區上空。在祁連山區重點區域,如此規模化人工影響天氣(以下簡稱人影)作業已成常態。

2019年,通過實施人工增雨(雪)作業在內的綜合生態保護和治理舉措,祁連山區植被覆蓋度爲2000年以來最高,生長季大部植被生態質量指數比2000年至2017年同期均值提高超10%;近十餘年來主要湖泊水體蓄水呈增加態勢,青海湖水體面積爲2003年以來最大。根據監測,今年2月9日,祁連山區積雪總面積比歷年同期增加25.77%。

作爲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屏障、青藏高原東北部以及河西走廊的生命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祁連山生態脆弱、氣候敏感。雪線上升、冰川退縮,水資源短缺,日益成爲可持續發展的桎梏。基於祁連山區空中雲水資源總量和水汽總量較爲豐沛、雲系降水效率低於10%等特點,人影作業已成爲開發空中雲水資源、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有效手段。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啓動西北區域人影能力建設,在中國氣象局的統一部署下,甘肅和青海兩省氣象部門圍繞祁連山生態保護需求,構建空地一體化人工增雨(雪)作業體系;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推進祁連山地形雲人工增雨觀測試驗。2020年,在中央財政支持下,中國氣象局對祁連山人工增雨(雪)作業追加2000萬元專項投入,作業能力不斷增強,規模不斷擴大。

目前,祁連山區已佈設230個地面人影作業點,配備火箭發射架95部、高炮72門、地面煙爐25個,引入3架高性能人影飛機開展全年常態化飛機人工增雨雪作業。同時,作業天氣背景條件分析、綜合觀測對比試驗等研究試驗正有條不紊進行;首架無人機試驗飛行成功開展;一架高性能人影飛機改裝完成,具備搭載DMT雲物理探測儀器開展飛機探測試驗能力。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趙志強表示,針對近年來祁連山區積雪消融加快、區域水資源供給不足等問題,中國氣象局將加強政策、科技和資金支持,推動發揮中央和地方積極性,謀劃好“十四五”時期人影工作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健全人影組織管理體系,構建現代化人影安全監管體系;組織實施冬季人工增雪,提升科學作業、精準作業、安全作業水平,爲築牢祁連山生態安全屏障提供氣象支撐。

【來源:中國氣象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