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份作業變成了一個很好的載體,一家人抽一點時間,靜靜地坐下來,回憶先輩的精彩故事,將家譜好好製作製作一番,受教育的不僅是孩子,更是家長自己”,唐校長侃侃而談,“這份作業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必然會遇到麻煩,學校這兩年一直致力於培養學生成長型思維,孩子們接受挑戰,克服苦難,完成的精美家譜就是最好的答案。新學期開學,學校老師給快報記者發來了最新的進展,目前學校收到了來自七八年級的450份家譜作業,對優秀作品進行了評比、展示,發現了學生們非常認真,呈現了不少精彩的作品。

今年1月16日,都市快報愛寫作的獅子報道了千島湖建蘭中學一份特殊的寒假作業——製作家譜。新學期開學,學校老師給快報記者發來了最新的進展,目前學校收到了來自七八年級的450份家譜作業,對優秀作品進行了評比、展示,發現了學生們非常認真,呈現了不少精彩的作品。

當時家譜作業衝上熱搜引發質疑。作業要求製作一張家譜,用圖表呈現,至少五代,從高祖父母到孩子的全部男女親屬的姓名、生卒年月、職業、居住地遷移情況。作業成品要求學生

記述1-3個家人的典型故事,總結提煉自己的家族的家風、家訓,結合家族傳統生活習慣等特色介紹,形式上建議圖文結合,有照片更好。

當時網友們聚焦的最大爭議是學校要求學生查族譜涉及個人隱私。

爲此,快報記者採訪了杭州千島湖建蘭中學。校長唐少華作出回應:學校最初的想法很簡單,現在寒假過年,淳安有不少家長在外地工作,過年回來,最好和孩子多些親子溝通交流。聊什麼?很多人肯定是問成績,如果成績好,還好。如果成績一般,可能全家心情都不好。讓家長帶着孩子去拜訪家族裏的長輩,或者聊一聊太爺爺當年是做什麼的,本身是個促進親子溝通的活動,因爲有話題可聊。另外,現在大家都住城市裏,在農村的不多。有人五六年或者七八年會換房子、搬家,住址的變化,也是家族不斷往前的標誌。

“最動人的是家裏的故事,祖輩、父輩如何經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打拼,有了現在的家。有些家族裏有傳承很久的家訓,一直被後輩人牢記心頭。有位家長和我說過,爺爺輩的時候家裏很殷實,但是染上了賭博的惡習後,家很快就被敗光了。這是給家族裏所有人的警示。孩子們能從這些故事裏學到很多。”

唐校長說,在淳安的學校裏,這種項目式的作業還很少,一項作業整合了語文、歷史等多學科,也是一種教學改革的開始。語文和歷史老師已經準備好,會在寒假裏給同學們一些建議。

這兩天,唐校長看到收上來的族譜作業,發現學生們比想象中的要認真很多。

在衆多家譜作業中,記者發現一本通體黃色牛皮紙,手工線裝裝訂,全文書法小楷抄錄,人象手繪的家譜作業。作者小瑤說:“家風族譜是一個家庭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雖然製作過程困難很多,但我特別想用最精美的方式原汁原味地將族譜復刻下來,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家族先賢的影子、家風的內容不時在腦海顯現,鞭策自己。”據悉這份作業被評爲一等獎第一名。

和小方、小瑤同學一樣遇到各類製作困難的同學也大有人在,如公曆農曆的轉換,繁體字辨認,需要同學自我“補課”充電,才能準確地更新家譜信息,很多信息需要不斷和父母交流和查證才能獲取。

“疫情期間,孩子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父母在一起,研究族譜,所以他們的作品都非常細緻。這份作業變成了一個很好的載體,一家人抽一點時間,靜靜地坐下來,回憶先輩的精彩故事,將家譜好好製作製作一番,受教育的不僅是孩子,更是家長自己”,唐校長侃侃而談,“這份作業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必然會遇到麻煩,學校這兩年一直致力於培養學生成長型思維,孩子們接受挑戰,克服苦難,完成的精美家譜就是最好的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