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一項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的研究顯示,對於被診斷爲房顫的人來說,有規律的運動和良好的心肺耐力,可以預防嚴重的心血管事件和早期死亡。但研究人員認爲,運動顯著提高了房顫患者的心臟功能和健康狀況,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質量。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我們在形容一個人緊張、興奮時,常會用“心跳加速、心跳如鼓”之類的詞語,進行適當的誇張修飾。但在實際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突然出現心跳加速,並伴有頭暈、氣促、胸痛等症狀時,就需要引起注意了,這很可能是發生了房顫。

房顫的全稱是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的心臟有2個心房、2個心室。健康人的心跳是規律的,心臟各個部分的收縮活動有序又和諧,其過程是心房收縮、心室收縮、心房心室一起舒張,從而完成一次心跳,一般爲60~100次/分。

而房顫發生時,心房出現了快而紊亂的活動,使得心房顫動起來,導致心跳快速且不規律,有時候可達100~160次/分,不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絕對不整齊。

圖片來源:Pixabay

2004年中國部分區域30-85歲人羣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房顫患病率約爲0.77%。隨着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也不斷增加,在80歲及以上人羣中可高達7.5%。

房顫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房顫時,由於心房收縮功能受損或喪失,血液瘀滯,容易形成血栓。若血栓脫落,隨血液循環到全身,可引起腦栓塞(缺血性中風的一種類型)或體循環栓塞,致死率、致殘率及複發率都很高。此外,房顫還可導致心臟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危及生命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

對於房顫患者而言,除了要規範治療,出現症狀及時送醫就診外,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降低房顫危害的重要措施。

據一項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的研究顯示,對於被診斷爲房顫的人來說,有規律的運動和良好的心肺耐力,可以預防嚴重的心血管事件和早期死亡。

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人員對1117名在2006-2008年確診的房顫患者進行了研究,其中女性347名(31%),平均年齡爲73.1歲;男性770名(69%),平均年齡爲70.1歲。隨訪至2015年11月結束。

研究開始時,研究人員測量了受試者的體重指數、腰圍、血壓、靜息心率和血液樣本,並統計了職業狀況、吸菸、飲酒、降壓藥物、疾病狀況(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和運動頻率等信息。

根據受試者的運動頻率,分爲三組:不運動或每週少於一次;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在隨訪期間,研究人員統計了受試者心血管疾病(心梗、心力衰竭、中風)的發病、死亡人數及全因死亡人數。

圖片來源:Pixabay

在調整了其它因素的影響後,研究人員分析發現,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的人,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45%;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降低22%,中風風險降低30%;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46%。

心肺耐力每升高1 MET(代謝當量,是在活動期間消耗的能量與靜止時消耗的能量的比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2%;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降低12%,中風風險降低7%;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15%。

由於該研究是觀察性研究,並不能表明因果關係。但研究人員認爲,運動顯著提高了房顫患者的心臟功能和健康狀況,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質量。改變生活方式,包括運動,應該是治療房顫的關鍵。此外,高強度間歇運動比適度運動能更有效地改善健康,對於房顫患者同樣如此。

圖片來源:Pixabay

對於房顫的預防,重要的是採取對心臟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以減少發生房顫的風險。除了要保持足夠的運動外,還應選擇對心臟健康有益的飲食,減少鹽和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不吸菸,如果吸菸應儘早戒菸;保持健康的體重;限制或避免飲用酒精;壓力和憤怒會導致心律問題,所以要合理釋放壓力;某些感冒藥和止咳藥中,含有可能會引起心跳加快的興奮劑,服用時應謹慎,並遵醫囑用藥。

點“在看”,分享健康新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