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上的两个方面还不是全部,在比赛没有真正“打球”的这80%时间里,球迷们可以试着观察和寻找球员和教练席上发生的种种细节,更充分地感受乒乓球赛事的乐趣所在。你知不知道,乒乓球比赛中,球员实际打球时间的比例是多少。

你知不知道,乒乓球比赛中,球员实际打球时间的比例是多少?据数据统计,如果对阵双方都是攻击型打法,那么一场乒乓球赛中,球员实际在击球的时间只占比赛总时间的不到20%,也就是说,比赛时间的80%,球员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的“打球”。

不过观看乒乓球比赛的乐趣也正在于此,大家不妨关注一下选手们在“打球”之外的时间都在赛场上做什么。

看球员的脸

众多球员中,有的在赛场上面无表情,也有的感情特别丰富。例如中国女乒的“大魔王”张怡宁,在场上永远都是波澜不惊,堪称“冷面杀手”。日本队的福原爱,场外的“小爱”给人一种非常可爱、表情丰富的印象,但上了场就变成了没表情的“扑克脸”。在比赛中,无论是得分还是失分,这些球员的脸上基本都没有表情,这是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

另一种情况的典型例子有激情四射的张继科,他在比赛中总是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撕衣服踹护板的庆祝场面已经成为世界乒坛的经典一幕。另一位典型则是日本队的张本智和,2017年,他那一声极其夸张“cholay !”的口号一举成名,比赛中每得一分,张本都会扯着嗓子大声喊,这既是给自己鼓劲,也可以给对手以压迫感,借此掌握比赛的节奏。

此外,国乒的小将王楚钦在比赛中也是感情外露型,由于情绪控制不到位,他甚至因为输球摔拍子被禁赛了3个月,这也成为他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课。所以,如何管控好自己的情绪,做到收放自如,也是乒乓球运动员的“必修课”。

看教练席

乒乓球比赛中,在局间和暂停时,球员可以回到教练席边接受1分钟的指导。有时比赛的胜败,就取决于教练在场边提出的建议。这种情况下,也能看出球员的心理状态和球员与教练之间的信赖关系,颇为有趣。

一般来说对球员的指导多是由教练或教练来提出,比较特别的是日本女队,经常是没上场的球员给上场的球员进行指导和提出建议。

中国队的教练组中有很多世界冠军,很多球员也是现役世界冠军,有时候球员看起来对教练说的话不太听得进去,在教练提出建议的过程中,球员看起来像是盯着旁边的水瓶,感觉像在走神。乍一看,可能会觉得中国球员的态度有些傲慢,但实际上,中国队往往都是最后的赢家。因为参加比赛的是球员,所以虽然听取了教练的意见,但如何运用到比赛中也还需要球员本人的思考。

以上的两个方面还不是全部,在比赛没有真正“打球”的这80%时间里,球迷们可以试着观察和寻找球员和教练席上发生的种种细节,更充分地感受乒乓球赛事的乐趣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