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長沙博物館舉辦唐代文物特展,啓動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並收藏了一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見證物。18號上午,“粟特人在大唐——洛陽博物館藏唐代文物特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展出了河南洛陽出土的唐三彩等陶瓷器,包括胡人俑、駱駝俑等116件/套唐代文物,再現絲綢之路上駝鈴悠揚、中外貿易繁盛的景象。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長沙博物館舉辦唐代文物特展,啓動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並收藏了一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見證物。 

18號上午,“粟特人在大唐——洛陽博物館藏唐代文物特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展出了河南洛陽出土的唐三彩等陶瓷器,包括胡人俑、駱駝俑等116件/套唐代文物,再現絲綢之路上駝鈴悠揚、中外貿易繁盛的景象。

三彩牽引俑

三彩束髮男胡俑

 彩繪陶樂舞俑

展品中,有一套“三彩胡人牽俑”,形象地展現了盛唐時期商旅駝隊長途跋涉、溝通中西的場景。策展人孫田介紹:“胡人當時是通過絲綢之路過來,他們一般是牽着駱駝或者馬。你看這個俑,他的手一上一下,就是一個牽引的狀態;而駱駝張着口嘶吼,也是非常傳神的。”          

三彩駱駝

三彩高胡帽男俑

展廳中,一羣年輕女子身穿漢服、手持團扇看展,格外引人注目。來自長沙市懷德漢服社的周燦,身穿橘色雪紡緞的唐代圓領袍,頭上梳着唐代流行的雙丫髻,臉上化着唐代花鈿妝,唐風十足。

周燦說,穿着唐裝來看唐代文物,感覺博物館和文物離自己的生活更近了。“我非常喜歡漢服。我覺得博物館是一個講故事的地方,而我可以繼續把這個故事講得更加精彩、傳神,把自己當作故事的傳播者,讓博物館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圖中左四爲周燦

據瞭解,此次唐代文物特展將免費向公衆開放至8月23日。

18號“國際博物館日”當天,長沙博物館還與長沙市開福區新河街道的7個社區舉辦了“館區共築共建”活動,併爲共築共建社區授牌,各社區代表還向長沙博物館捐贈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見證物。

長沙市開福區新河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武表示,長沙博物館主動提出收集一些抗疫過程中的物件、視頻、照片,讓它們留在博物館,讓後人們記住2020年這樣一個歷史的瞬間。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新形勢下,中國博物館的社會功能也在不斷拓展和延伸。

長沙博物館副館長李歷松表示:該館將繼續積極參與社會發展建設,通過多元文化的展示傳播及教育推廣,向觀衆提供更多的認識多元文化內涵的機會,共享文化盛宴。“博物館融入社區,就是踏踏實實爲大家服務。希望大家來博物館變成日常,也希望我們博物館走進社區,跟大家一起建立我們城市共同的文明底色,使城市的文明不斷進步、提高。”

18號當天,長沙博物館還舉辦了“從地中海到中國——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啓動儀式。該展覽6月13日將在長沙博物館展出,展品年代從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8世紀,包括希臘彩陶、羅馬與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銀器、絲路金銀幣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