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王勾踐的謀臣在得知越王準備出兵伐吳的時候力勸他不要伐吳,可勾踐不停范蠡的勸告執意要討伐吳國。勾踐來到吳國之後,住在吳王闔閭墓地旁的小石屋裏,表面上安分守己,內心無時無刻不想着復仇。

大家好,我們的燁霖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句話一直是告誡人們在逆境中要奮發圖強的經典金句。項羽一代英豪,代楚伐秦,破釜沉舟,其氣質魄力自然是毋庸置疑。可越王勾踐倘若真的是一個不小心被滅國,然後歷經波折、勵精圖治的好君王倒也罷了,自然值得稱得上是一個逆襲模範。可當我們仔細分析那段歷史就會發現,勾踐已被複仇之心所吞噬,甚至已到了變態的地步。
一、吳王夫差滅越,勾踐請降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逝世,其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在得知吳王允常逝世後,藉此機會趁人之危大舉攻伐越國。越國的軍隊在勾踐的帶領下打敗了吳國軍隊,吳王闔閭也被箭射中一命嗚呼。吳王闔閭在彌留之際告誡兒子吳王夫差一定不要忘記國仇。吳王夫差不忘復仇日日夜夜操練軍隊準備伺機尋求對越國的報仇,越王勾踐在得知此事後決定先下手爲強,想要把吳王夫差的復仇之心消滅在萌芽之中。越王勾踐的謀臣在得知越王準備出兵伐吳的時候力勸他不要伐吳,可勾踐不停范蠡的勸告執意要討伐吳國。吳王夫差得知勾踐要先發制人時決定舉兵相攻,最終勾踐大敗,被迫請降,表示願意以臣子身份侍奉吳王。
二、來到吳國,費盡心機獲取吳王信任
勾踐來到吳國之後,住在吳王闔閭墓地旁的小石屋裏,表面上安分守己,內心無時無刻不想着復仇。
相傳吳王夫差生了一場大病,臥牀三個月未起,爲了徹底獲得吳王夫差的信任,勾踐來到夫差宮中,實施范蠡爲他想好的計策。他居然伸手抓起夫差的大便放在嘴裏品嚐。然後向夫差報告說:恭喜大王啊,大王的病在一個月之內必定能痊癒。夫差很奇怪地問勾踐爲什麼這樣說。勾踐說,我剛纔親自品嚐了大王的糞便,味道苦且酸楚,正是這個味道,順應春夏更替,所以臣才知道。結果夫差的病真的在一個月之內就好了。
堂堂一個越國君王放棄自己的尊嚴去嘗屎,就是爲了自己的復仇?反觀吳王夫差即便最後被勾踐打敗,也不願像勾踐那樣去委身稱臣,而是告訴勾踐:吾已老不能事君王。遂掩面自盡而亡。
三、回越後出損招—炒熟麥子使吳國百姓顆粒無收、無數人被餓死
後來吳王夫差赦免了勾踐,勾踐得以回國,回國後的勾踐苦心經營深思熟慮還將苦膽掛在座位上坐臥之時仰頭舔之自己問自己:“汝忘會稽之恥耶? ”
一年,吳國遭遇大旱導致糧食減產,夫差便向勾踐借糧。勾踐正在左右爲難,他臥薪嚐膽十幾年目的就是爲了滅掉吳國。吳國連年征戰導致國力下降正是給勾踐大好的時機。可是,吳國向自己借糧。如果自己借了,那麼吳國就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以後滅吳國就更難了。可是如果自己不借,那麼就代表違抗吳國,吳國必然轉而攻打他,當時勾踐確實還不是吳國的對手。
就在這時,勾踐想出了一個超級損的招數。把糧食全部炒熟然後借給吳國,這樣吳國把這些糧食用來做種子肯定會顆粒無收。就這樣,吳國到了第二年真的是顆粒無收,百姓民不聊生,從此吳國國力更加下滑。這一個損招可能成爲了勾踐滅掉吳國的最致命的一擊。
四、打敗吳國後,殺死昔日幫助自己的大臣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人或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爲我從先王試之。”種遂自殺。
越王勾踐復仇成功後,范蠡深知越王這種人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隨自行離開。文種雖然忠心耿耿、出謀劃策,幫助越王敗吳,但不能深諳其中的道理結果被越王逼迫自殺。
這也就印證了伴君如伴虎的說法,朱元璋在稱帝后也殺死許多曾經幫助自己的大將文臣,自古以來的爲臣之道就是:可與君王同患難而不可同富貴。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