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花20萬元期望值就會拔得有些高,與此同時,在這個價位上會有N多的車型供選擇,各個車型的車主都會反饋他們實際的用車感受,有利有弊,有長有短,你就會一頭扎進反覆的對比和糾結當中,精挑細選,品牌、外觀、內飾、配置、動力、安全性、油耗、保值率、底盤舒適度、操控性,比較的維度多了,你就會發現,比來比去,好像國產品牌確實搞不過合資品牌。在10-15萬元的價位,國產車的配置更豐富,空間更大,動力更好,大家可以看自己的需求購買,如果不追求合資車撐面子,買它們也是合適的。

我覺得說國產車爛的人多半都是思維定式的去考慮問題,或者說太不瞭解現在的國產車了!

首先我就舉個例子,3萬元五菱之光可以跑到西藏,開幾十萬公里還繼續超車,你說它爛不爛?然而,如果要你掏20萬買一輛國產品牌的車,可能就會覺得爛了。爲什麼會覺得爛,"爛"實際上是經過大腦和心態很複雜的活動過程得出的感受。

花3萬元和花20萬元的心態完全不一樣,3萬元本來選擇就少,你期望值低,而且會有諸多擔心,但車輛給你的實際表現卻遠遠超出預期;但花20萬元期望值就會拔得有些高,與此同時,在這個價位上會有N多的車型供選擇,各個車型的車主都會反饋他們實際的用車感受,有利有弊,有長有短,你就會一頭扎進反覆的對比和糾結當中,精挑細選,品牌、外觀、內飾、配置、動力、安全性、油耗、保值率、底盤舒適度、操控性,比較的維度多了,你就會發現,比來比去,好像國產品牌確實搞不過合資品牌!

原因無非就有幾個,第一:這個價位上,合資品牌的保有量和車主都多,是所謂的主流,而且你看到的好的口碑也都是集中在合資車之上;其二:國產品牌你花13、14萬去買一輛車,然後你身邊朋友會說,哦,原來買了輛衆泰、長城、長安、五菱,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也就是幾萬塊,撐死10萬元,沒什麼內涵,就是屌絲車,然後你會覺得MD老子花了14萬還被瞧不起,這是面子問題;其三:國產車在14萬價格區間的車,動力基本都能上2.0T了,長安新上的緊湊級SUV長安UNIT,藍鯨發動機1.6T居然就有300的扭矩!

而且國產車在配置方面也會豐富很多,在三大件的匹配感受方面,也就是機械素質方面,總有一個感覺是國產車不如同價位的合資車,比如說門很薄,縫隙大、不齊,底盤感覺不紮實,不過這也是10年前的感覺了,如今一些好的國產車型,在同樣的價格下,三大件完全不輸合資!

以上就是有些人覺得中國汽車爛的3個主要原因,而如今部分國產品牌的車現在也越做越好了,比如剛纔提到的長安UNIT,以及像吉利、領克、比亞迪的一些車型,而且優惠幅度不小!而在新能源領域,蔚來、理想、小鵬等品牌如今也推出了一些讓同級別合資或者進口車型也刮目相看的車型!如果要買國產車,建議堅守3個原則:1、堅決買新不買舊;2、新車上市後大半年再買,不當小白鼠,同時半年後有優惠了,把優惠要足;3、買次頂配,頂配很多配置也用不上。

總得來說,在10萬元以下的價位,你可以閉着眼睛買國產車,因爲這個價位的車型,國產車在各方面做得都不差,甚至比合資車更優秀。在10-15萬元的價位,國產車的配置更豐富,空間更大,動力更好,大家可以看自己的需求購買,如果不追求合資車撐面子,買它們也是合適的。15萬元以上的國產車,基本屬於探索性質的高端車型,經濟情況不錯又想享受一下尖端科技的消費者可以考慮一下,就當是支持一下國產車的發展吧。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