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文山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这些女贵族还要给商王缴纳财物,主要是龟甲牛骨等,比如“妇良示十屯”,“屯”是占卜用的甲骨的计量单位,也就是妇良这位女贵族献上了十块甲骨。一方面代表着她有着封地,另一方面也说明,女贵族们是有钱的。
“牝鸡司晨”是母鸡替公鸡打鸣的意思。这词出自《尚书·牧誓》,“牧誓”记载的是武王伐纣的檄文,周武王进攻到牧野时檄文中给商纣王安排的罪状是“惟妇言是用”,就是妲己干政才导致天下大乱诸侯反叛。
此檄文颇有替男性夺回统治权的意味,认为女性不应该参政,但也等于说明了商朝时期,女性地位是很高的。
就在武王伐纣的一百来年前,史称商朝“中兴之主”的武丁时代,最大的一场战争,统帅还是武丁的王后妇好。而不只是后世称为“第一位女将军”的妇好替商王攻城略地,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妇妌也一样率军南征北战。
不过到了武王伐纣时,女性参政就成了被攻击的罪状,可见仅仅百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商朝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渐被摒弃,男权至上的观念开始形成。
那么,商朝时期,女性地位到底有多高呢?我们就从军事、祭祀、婚姻等方面来探求一二。
妇好墓中随葬兵器一百多件 还有代表军权的青铜钺
后人总结先秦时期的政权特点,就是出自《左传》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祭祀与征伐。而这两种大事,在有了史书传世之后,从史书中可以看出,基本上就把女性排除在外了。
女子从军,除了算作是起义军首领的圣女圣母之外,记载于正史之中的实为凤毛麟角。能够说出来的,无非是隋朝时坐镇岭南的冼夫人、唐高祖之女李秀宁、南宋韩世忠妾室梁红玉,还有就是明朝凭战功封侯的白杆军统帅秦良玉了。
而在商朝,女性为将却不算什么稀罕事。尤其是在商王武丁中兴时期,他的王后都是能征惯战的将领。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妇好了。
妇好被历史掩埋了三千年,直到甲骨文被发现,这个屡次出现在甲骨上的女性名字才为人所注目。而在1976年,安阳妇好墓的发掘,终于让这位商朝女将军的故事重见天日。
在妇好的墓中,出土的兵器就有一百多件,而其中最受人瞩目的是两柄青铜钺,大的一柄钺上面铸有“妇好”的铭文,重达18斤。
“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这是《史记》关于商汤伐夏桀的记载。
《诗·商颂·长发》: “武王(此处指商汤)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
就是说,商汤自己举着大旗,而大臣有虔则帮他拿着青铜钺。
所以通过随葬青铜钺可以看出,妇好拥有着极大的军事权力。
第一女将名不虚传 和二十多个敌国打过仗
武丁是商朝的中兴之主,这个中兴最直接的体现是就是商朝的势力范围扩大了几倍。战争是吞并土地扩大疆域的基本手段,而根据出土的甲骨文,武丁的将领中贡献最大的就是妇好这位女将。
“贞乎妇好先登人于庞。”——《殷墟书契前编》
这是说让妇好去庞地召集士兵的。
“贞王勿乎妇好往伐土方。”——《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
这是说妇好出征土方的。(方是方国的意思,简单说,土方就是土国或者土部落联盟)
“贞王勿(令)妇好从侯(告伐夷)。”——《殷墟文字乙编》
这是说妇好征伐东夷的。
“王令妇好比侯告伐人”——《甲骨文合集》
这是说妇好征伐人方的。
根据甲骨文的占卜文字,妇好帮助商王武丁和二十多个敌国打过仗,涉及商朝东南西北边疆的“土方”、“羌”、“巴方”、“龙方”、“人方”等大势力。
“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伐乎(羌)。”
这个商朝有记载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说的就是妇好统帅一万三千人征伐羌方。
而武丁另一个王后妇妌也是一位女将。
而甲骨文记载,王后们不仅要率军打仗,也要参加田猎练兵。
武丁的另外一个王后,则还镇守过边疆。
有人 有地 有钱 女人要独立还是必须靠自己啊
在任何社会,掌握军权就代表了拥有了极高的地位。而且奴隶制社会,国王征召的军队很多都是贵族私人财产,虽然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但是妇好率领的部队很可能有一部分就是她的奴隶私兵。
比如妇妌,就有妇妌田,武丁占卜是问过几次妇妌田的收成。而妇妌田是妇妌自己的,因为武丁的田,在甲骨文中相对应地为“我田”。
辽宁喀左曾出土过一个青铜鼎,铸鼎者是商朝一个为右正的官员。在鼎的铭文中写道,因为得到了赏赐,为了表示感谢,并祭祀母亲,所以铸了这个鼎。
赏赐他的就是一位女贵族,名为。(康熙字典注音为yi)。一下子赏赐了他200朋。朋是商朝的货币单位,用海贝壳磨成的货贝,五个大贝或十个小贝串在一起就是一朋。
二百朋很多吗?是太多了!上海博物馆藏的西周共王三年裘卫铸造的青铜器中的铭文所载,他用价值80朋的瑾璋(即玉质礼器)就换了一个叫矩伯的10块田。
这位女贵族非常大方的,在很多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铭文中都有她赏赐臣下的记录。按照研究者推算,她应该是武丁的母亲一辈的人物。
可见在商朝,一些女贵族们属于有钱有地还有人的存在,有着其经济独立性自然也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商朝 对母系和父系的祭祀不在同一天进行
国之大事的祭祀,自然也少不了这些商朝女贵的参与。
“殷(商)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十三经注疏》
祭祀是商朝人日常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妇好和妇妌都曾经作为类似祭司的角色,数次主持过祭祀天地鬼神的仪式,主持祭祀之人在商朝拥有极其崇高的地位。
祭祀除了祭祀天地鬼神外,还有就是祖先祭祀。与后世明显不同的是,女性先祖不是作为父系血统先祖的陪祭,而是单独接受子孙祭祀。
商朝人祭祀祖先是有特定的祭日的,而父系为一天,母系方面则在另外一天,需要分开祭祀。从这种宗法性质来看,商朝女性的还是有着一些相对独立性的。
而记载中用人作为“牺牲”的祭祀,一次就要献祭60人。
“今庚辰夕用献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
小臣是商王的臣子,小妾是商王的女人,可见对这位女性的重视。
商朝重视对女性祖先祭祀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商朝的神话里,商人是没有父亲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朝人认为简狄这位女性是他们的祖先,这一点也后世古籍中“圣人无父”的说法很相近,简而言之就是感生神话。
武丁的儿子为了祭祀母亲妇妌铸造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方鼎。而妇好也有自己的随葬祭祀鼎——司母辛方鼎。
当然,虽然商朝人重视对女性先祖的祭祀,但是已经不同于母系氏族时期。商王祭祀祖先,主要是以父系血统为主而不再以母系如外高祖母、外祖母、母一系为主了。
从单人葬到夫妻合葬 代表女性独立性的丧失
商朝前期是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虽然还留有一定的母系氏族的遗风,但最终男权取得了统治地位。甚至对于新生儿还有重男轻女的现象,生女儿的话就是不嘉。
从婚姻上看,商朝前期的前八代商王还是一夫一妻制,而后则是一夫多妻制,就是商王有多个配偶,而且都是法定的。也就是为何武丁有那么多王后。而在武丁之后,商王则只有一个法定配偶,当然后宫三千是免不了的。可见母系氏族的女权地位是逐渐丧失的。
再从丧葬上看。商朝前期直到武丁时期,女性还是独立下葬的,比如妇好,这本身代表了女性的独立性。但到商朝晚期,则出现了很多合葬墓,形成依附关系。
比较典型的是山西灵石县发现的一座商朝晚期墓葬。墓中有三人,男人在中间,女人一左一右。而分别的随葬品并没有什么区别,可见经济上还是地位比较平等,但是男人在中间,则说明在家族中的地位是男人为主导的。男权社会已经定型。
结论
武王伐纣时公布的商纣王罪状,就是妲己“牝鸡司晨”,也就是女性干政,认为这样的国家必亡,可见商朝末期男权社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不过因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时间并不长, 所以商朝在许多方面都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女性在政治上有一定发言权实际上是贯穿整个商朝的。
而且女性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都发挥着作用,无论是军事上、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承担了一定社会责任。
但是因为父权男权的确立,商朝女性的地位实际是越来越下降的,不过相较于后世,女性在商朝仍是有着比较高的地位。
而到了周朝,别说女性能够驰骋沙场攻城略地了,就连死后也不再享受子孙的独立祭祀。
《周易· 家人》就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天地之大义也。” 被封于内院的女性最终成为了封建社会男性附属品般的存在。
参考资料 《甲骨文合集》、《殷墟妇好墓》、《殷墟文字乙编》《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等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