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是天堂,卻也是很多人的噩夢。北漂族的日子非常不好過,擠沒有廁所的地下室,說起來真讓人心酸。今天來介紹一位將軍,他的北漂歲月也非常不好過。

他就是一代名將彭雪楓。什麼,彭雪楓也有北漂歲月?很多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彭雪楓不是紅軍將領嗎?沒錯。彭雪楓是南陽人,在14歲那年,他來到天津,投奔在天津教書的伯父。

然後在伯父的資助下,彭雪楓考入南開中學讀書。在當時,南開中學也是名校了,讀名校不容易啊。後來,伯父無力供應他的學費了,彭雪楓不得不輟學,來到北京,當起了北漂族。

剛開始,彭雪楓在另一個親戚的介紹下,進入馮玉祥創辦的西北軍軍官子弟學校讀書,這個學校當然也是收學費的,不久,彭雪楓因爲沒有學費而再次面臨輟學的困境。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離家千餘里的北京,舉目無親,無依無靠,彭雪楓一籌莫展,他失眠了。好在有貴人相助,校長餘心清介紹彭雪楓到一所小學教書,每月能領到十塊錢的報酬,暫時維持生計。

1925年,18歲的彭雪楓進入育德中學讀書。那時候北方局勢比較亂,馮玉祥退出北京後,彭雪楓再次輟學,別的同學能轉學,而彭雪楓卻不能,因爲他沒錢。

那個時候彭雪楓的生活非常苦逼,有時候整天都喫不上一頓飯,飢腸轆轆,腹內響如鼓,唯一的皮鞋底下破了個洞,彭雪楓也沒有錢去修補,只好每天穿着破鞋。

所謂餓其體膚,勞其筋骨,即便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彭雪楓仍然堅持學習和鬥爭。北伐戰爭興起,爲了響應國民大革命,北京的學生在李大釗等人的領導下,掀起罷課和遊行示威。

彭雪楓進入匯文中學後,組織學生同校長鬥爭,最終迫使校長同意全校罷課。彭雪楓和大家一起冒着大雪,連夜在北京街頭貼上“打倒張作霖”“打倒軍閥政府”的標語。

張作霖進入北京後,彭雪楓的處境非常危險,不得不轉入祕密鬥爭。這樣生活就更加窘迫了。爲了生計,彭雪楓不得不給報刊雜誌投稿,他寫的《塞上瑣記》系列散文,記述了塞外的風土人情,文筆非常優美,最終得以陸續發表。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威震敵膽的彭雪楓將軍,不僅會耍槍桿子,還會耍筆桿子,乃文乃武,文武雙全。過了一段賣文爲生的生活,彭雪楓後來又去了山東,上海,繼續爲黨工作。

1930年,彭雪楓被派到蘇區紅五軍任職,從此在彭老總麾下,馳騁沙場,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最終成爲紅三軍團的主力將領,一代名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