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小童说星座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个古老的部族:陆浑戎。陆浑戎原本的栖息地,按《左传》记载是在瓜州。瓜州据今人考证,应该是在甘肃敦煌附近,并不在陕西。其次,陆浑戎的称呼里虽然有“戎”字,但按照《左传》记载,他们其实也是炎黄子孙。《左传·昭公九年》谈及:“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御魑魅,故允姓之戎,居于瓜洲。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从这番话可知,晋惠公在韩原之战中被俘从秦国回来后,将陆浑戎从瓜洲迁徙至洛阳盆地。
陆浑戎为允姓戎,为梼杌后裔。梼杌,为四凶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嚣不友,是与比周,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浑敦;少嗥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搜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帝鸿氏,有人认为是黄帝,也有说舜帝后裔,也有说是帝喾后裔;少嗥氏,有说即黄帝之子玄嚣;颛顼氏即高阳,也是黄帝后裔;缙云氏为姜姓,为炎帝后裔。因为浑敦、穷奇、梼杌、饕餮四凶族文化不能容于中原,被舜帝赶到四方边境之地,去抵御魑魅。所谓魑魅,就是古人幻想中的害人怪物。但以梼杌所处之瓜洲来看,舜帝是将他们放逐到边疆去抵御外族的入侵,就如同周人把秦人放逐到甘肃天水的性质一模一样。
因此,从本源来说,作为梼杌之后的陆浑戎,也是炎黄后裔。只不过,由于长期居于戎狄之地,后人逐渐把他们也当成了戎狄。
秦穆公时,秦国已基本占据了渭河平原。但此时,秦国就面临当初西周王室同样的困境:来自于泾河上游以北的戎人威胁。西周王室始终无法冲出泾河流域,向西北戎狄发起彻底进攻以彻底解决戎狄的威胁,但秦穆公却不同。在得到贤人由余后,决心向戎狄发起彻底进攻。由此,居住在瓜州的陆浑戎就成为秦人的重大威胁。
而陆浑戎,与晋人有着密切的关联。
西周灭亡之时,晋文侯及时投靠了周平王集团。按清华简《系年》记载:“周亡(无)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少鄂,应该是西申国之地;京师,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是山西晋地,但个人认为更应该是泾河流域上的周人发源地:豳(。因为拥立周平王,周平王将京师赏给了晋文侯,才有了“晋人始启于京师”的说法。因为晋国在泾河流域之上拥有一块土地,才得以与远在瓜州的陆浑戎发生联系。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小戎子生夷吾”,杜预注解道:“小戎,允姓之戎”。晋献公时期,秦人逐渐进攻到黄河边。因此,晋献公与秦人西北的陆浑戎联姻,也是为了埋下未来对抗秦国的一颗棋子。但由于晋惠公在韩原打了败战,在秦穆公逼迫下,晋惠公不得不配合秦国将陆浑戎从遥远的甘肃迁徙到洛阳盆地的伊川。
对秦国而言,这是消除了西北方向的威胁;对晋国而言,将陆浑戎迁徙至伊川,却是加强了晋国力量,以对抗秦国和楚国——这似乎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可是,晋惠公没想到,陆浑戎迁入伊川后,他却没想享受到好处就去世了;秦穆公也没想到,在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陆浑戎配合晋人,在崤山脚下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把秦国试图偷袭郑国的军队包了饺子——从此后,秦国就牢牢地被封锁在渭河平原之内,长期无法踏足中原!
这就是陆浑戎被迁徙至洛阳伊河一带的缘故,某种程度上,是秦穆公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