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是生活,不是學問。專注寫兒童心理教育原創作品,與家長朋友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家長學歷高孩子才能教得好?平等溝通才是硬道理!

最近一段時間,不論是社交軟件上還是新聞上頻頻爆出了關於校園暴力、男孩弒母、女德班等關於孩子教育的負面新聞,這樣的報道其實在最近這幾年裏屢見不鮮,只不過最近扎堆發生了而已。很多家長非常急切的向詢問關於孩子該如何教育的問題,光怕“引狼入室”,也怕教育不好孩子讓孩子走向歧途,現在社會發展了,相較於現在的孩子來說,能夠被引誘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紛擾的社會中,是否孩子就一定教不好呢?還有家長拋出了,是不是隻有家長學歷高孩子才能教好的問題。

還有的單親家庭或者離異家庭的父母非常擔心孩子學壞,或者心理出現問題,家長的擔憂表示非常的理解。但是對於來說,看待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不論孩子的原生家庭富有還是貧困,單親家庭還是幸福家庭,孩子都有可能變壞,但是隻要父母找對正確的方法,學會以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孩子,孩子就會給父母最好的回報。不過話說回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樣複雜的大環境下,很多的父母看了太多的育兒指南,卻最終邯鄲學步,一個都沒有實踐下去,甚至得不償失。這次就和各位家長朋友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孩子如何教育的問題。

與孩子平等的溝通,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特別的困難,很多的家長和抱怨,我很想和孩子平等的溝通,但是一遇到孩子的事情就讓我焦頭爛額,尤其是在輔導寫作業的時候,火氣更是蹭蹭的往上漲。在這裏,給大家支個招,家庭本是平等的關係,只不過我們家庭中,每個成員所擔負的“角色”不同而已。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互相監督,在家中設置一個“冷靜角”,不論是孩子還是家長“犯錯”時,都要互相監督彼此到冷靜角冷靜十分鐘,很多的暴躁其實都是瞬間的爆發,而不是長期積蓄出來的,當家長對孩子發火時,孩子也可以成爲一個監督員,要求家長去冷靜角冷靜,多次之後,不論是家庭關係還是和孩子的溝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家長也會更理解孩子,而孩子也會更加的理解父母,在家庭關係中最忌諱的事情就是,父母將自己的身份抬高,經常聽到很多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成附屬品,而且這樣的父母佔了絕大部分,在家長開心的時候,孩子便是家中的寶貝,但父母不論是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孩子也就“順其自然”的成爲了父母的出氣筒,這樣的行爲不僅會讓孩子模仿,而且長大後孩子也及其容易形成暴怒型人格,這樣一代代的傳下去,家中的寶貝沒傳承,這暴躁的脾氣卻成了家庭的傳承。父母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與孩子的關係,認真的和孩子溝通,久而久之孩子會給父母最好的回饋。

其實說到底,不是我們在陪着孩子成長,而是孩子在教會我們成長,靜下心來,平等的和孩子吧,讓孩子吐露自己的心聲,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長!而且孩子是否能教得好,和家長的學歷沒有直接的關係,這是非常大的一個誤區,只要家長朋友們找對方法,不論什麼樣的現有環境下孩子都可以成長的很好!

坐飛機原創,歡迎寶爸關注,記得在評論區與留言互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