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赵雍及贵族大臣的帽子,冠下有两条貂尾,平日垂于胸前,驰马时用为帽带,系于颏下。大臣赵燕不肯变服,赵雍就派人斥责他:“寡人胡服,子独弗服,逆主罪莫大焉。

大家好,我们的吃货新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话说,战国时期赵国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赵武灵王主持的改革“胡服骑射”!所谓胡服骑射,实际上是打破传统观念,学习游牧族军队的长处,改变服式、装备、兵制,创建骑兵新兵种的一次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改变官兵服式及组建独立骑兵。
赵雍为了顺利地进行军事革新,首先从改变传统中原服式入手。这对于一般士兵来说,不过是使服装更适合于骑马射箭的需要,但对于王公大臣来说,则主要是从思想上破除他们那种因循守旧、老大自居的传统观念。
这种思想转变并非易事,赵雍事先就充分估计到了它的困难。他对支持他革新的大臣肥义说:“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果然在他带头改穿胡服时,他的叔父赵成以及其他贵族大臣都不同意,对他说:“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圣贤之所教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叛)学者,离中国,臣愿大王图。”
赵雍用社会发展的进步历史观点,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思想工作,甚至亲自到装病不朝的赵成家中,当面劝说。他用“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的道理,“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的例子,和“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的发展观点来说服他们。
指出实行胡服骑射的战略目的:“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今河北曲阳西北)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而无骑射之备。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其参胡、楼烦、秦、韩之边。”
而且表示了决心,“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当说服主要贵族、大臣支持自己之后,赵雍又继之以刑罚强迫其他不服从命令之人。大臣赵燕不肯变服,赵雍就派人斥责他:“寡人胡服,子独弗服,逆主罪莫大焉……人恐亲犯刑戮之罪,以明有司之法。”
经过艰苦的工作,终于使朝中大臣都穿起新的服装。服装改变的情况。大致如下:(1)自国君以下,均改戴适宜于在草原、山地大风中骑马驰骋的胡冠。主要是帽子装有帽带。如赵雍及贵族大臣的帽子,冠下有两条貂尾,平日垂于胸前,驰马时用为帽带,系于颏下。武将之冠,也都有青丝帽带。士兵则戴青色搭耳帽。
(2)将原来长袍宽袖、上衣下裙的中原士大夫服装,改为紧袖、交领右衽、上衣仅及腰部、下穿紧口长裤、腰束皮带、便于骑马的游牧族式服装。并将原战车甲士所披之金属重甲,改为骑士皮革短甲,同时去掉沉重的头盔和披膊,将适于车战的长柄戟矛,改为弓箭和刀剑,以利于机动及在马上战斗。
(3)将原来适于乘车和步行的履,改为适于乘马、涉草的长靴。赵雍和武将都穿黄色高腰皮靴,文官则规定穿黑色靴。所谓胡服骑射,服装改变的同时,赵武灵王继而组建独立骑兵,这是下一篇笔者要跟你聊的话题!
如何看待胡服骑射
评论区交流一下~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