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閨蜜抱怨,她跟婆婆說誰誰誰因爲產後抑鬱去看了心理醫生,婆婆一句:“我們那時候的人怎麼不抑鬱?天天下地幹活還有空抑鬱?!真是閒得沒事幹!”一句話把閨蜜給懟地啞口無言。

老一輩的人自有她們的辛苦,但是我們這一代人也有我們的難處,或許沒有經過彼此的事情都沒有辦法相互理解。

還記得女兒剛出生,第一次當媽媽真的是手足無措。儘管讀了很多兒童親子教育的書籍,但是我發現我依然跟焦慮。這些焦慮從四面八方襲來:晚上沒法睡整覺,導致睡眠不足;孩子哭鬧不會哄,被吵鬧聲弄得心煩意亂;跟老公鬧情緒,情緒不會合理管理,導致夫妻關係緊張;與婆婆的帶娃理念不一致,婆媳管理緊張;上班加班,沒法帶孩子形成的愧疚感……

許許多多的矛盾交織在一起,拉扯着我,彷彿要把我撕碎。後來無意中朋友像我推薦了《你是孩子的光》這本書,把我這個小迷糊點醒。母親首先要把自己管理好,時間、健康、工作、生活,只有媽媽不焦慮,孩子纔會是身心舒適的。很多職場寶媽都會因爲加班沒辦法回家帶孩子而自責,這種天平媽媽是不是你或者你身邊的好朋友呢?

女性的大腦中理性與感性區域是可以相互串聯的,沒辦法像男性一樣分得明明白白,所以我纔會自責。其實,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更多精力投入到擅長的事情當中,沒有必要讓自己過得那麼糾結,做自己想做又擅長的事情,這樣既滿足了自己又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榜樣。

書中還給出了一些做決策的方法,媽媽們要跟隨自己的內心,找到生活的原力。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讀完了我能跟自己和解了。我可以做我喜歡的事情,從而引導孩子去發現她擅長的領域。

寶媽職場不哭泣,小曦帶你出焦慮,讓我們一起加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