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内陆,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因大部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而得简称“湘”,省会为长沙市。湖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自古有“屈贾之乡”“古道圣土”之誉,近代更是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盛况。
现在,湖南省共辖有十三个地级市、一个自治州共十四个地级行政区,此为建国后经过复杂政区演变的结果,形成于上世纪末。进入新世纪,湖南地级政区未变,仅有株洲、望城两县撤销,而改为县级市的县也有两座,分别为宁乡、邵东。
2017年4月9日,宁乡县改为县级宁乡市,湖南省直辖,长沙市代管。宁乡位于湖南省中北部,地处洞庭湖南缘、长沙市西部,虽然市名低调但自然条件优越,不仅生态优美也是湖南农业大县,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茶叶之乡”,同时宁乡也是湖南人口大县、经济大县。
宁乡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就已有灿烂的文化,著名的四羊方尊、人面纹鼎就出土于此。宁乡春秋战国为楚国之地,尽管历史悠久但自秦至隋并未形成统一建制,曾为益阳、新康等县地,到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才取“乡土安宁”之意设宁乡县,但存在很短。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又设宁乡县,仍隶属于潭州。
明清时,宁乡县为长沙府所辖。新中国成立时,宁乡县隶属于湖南省益阳专区,1962年改属湘潭专区,1962年重新划归益阳专区,到1983年改隶长沙市至今。2017年4月宁乡改为县级市后,仍由长沙市代管。
2019年7月12日,邵东县改为县级邵东市,湖南省直辖,地级邵阳市代管。邵东位于湖南省中部,地处湘中丘陵,为邵阳的东大门,也是湖南省的人口大县。邵东市域历史悠久,历史上曾设县,但今建制为建国后析邵阳所设。
邵东市域,春秋战国属楚,秦朝时属长沙郡,西汉时为长沙郡昭陵县地。西汉末平帝时期(公元5年)于今邵东设昭阳侯国,东汉时改侯国为县,昭陵、昭阳两县并立,而昭陵县隶属于长沙郡,昭阳县隶属于零陵郡。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而改昭陵、昭阳为邵陵、邵阳,两县仍并设。南朝陈时,邵陵县并入邵阳县,隋文帝时期邵阳县由今邵东迁到今邵阳,今邵东市域自此多隶属于邵阳县直至建国初期。
邵阳解放后析城区设邵阳市,市县并立同属于湖南省邵阳专区。1952年,邵东县正式成立,因辖原邵阳县东乡而得名。邵东设县后也隶属于邵阳专区,1979年涟源地区成立后邵东县由邵阳地区划入,1982年涟源地区改称娄底地区,1983年施行市管县体制,邵东由娄底地区划归邵阳市管辖至今。2019年7月邵东改为县级市后,仍由邵阳市代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