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月,深山源公司與青島易錦穀物公司達成訂單蔬菜種植和菜籽油、核桃供貨協議,今年將發展訂單雪裏蕻60畝,油菜、荷蘭豆、娃娃菜90畝,由青島公司提供種子、技術,帶動合作社種植、採收,深山源公司進行初加工和倉儲物流。據統計,近兩年來公司共收購當地羣衆訂單酸菜原材料470餘噸,帶動200戶農戶自發種植,帶動陳院鎮七盤、冰林等5個村實現村集體入股分紅資金達13.2萬元,逐步實現了抱團發展、共享紅利的發展目標。

一畝地種成小麥,打死人工和肥料、農藥等成本不計,畝產值不足千元。同樣在成縣陳院鎮七盤、冰林一帶的一畝地種成雪裏蕻,一季收入就可以上萬。他們如此可觀的收入只因緣起於鄧小江的電商創業之路。

2006年8月,畢業於蘭州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的鄧小江,受聘爲成州鋅冶公司的一名工人,但這並沒有滿足他對自己職業的定位。上班之餘,他先後經營起了網絡會所、文具店、娛樂場等。

2016年3月,從全國到地方電子商務產業異軍突起,34歲的鄧小江思想突然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彎,毅然棄“商”從“農”,將目光轉向後期發展穩定長效的農特產業,開始駐紮鄉下,在陳院鎮白馬寺村註冊成立深山源農產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開始從事農產品的銷售、研發。

從小生長於農村的鄧小江,後來多年的城市生活並沒有改變他對農業的感情。看到家鄉出產的菜籽油、手工掛麪,山野菜、土蜂蜜、核桃等一系列純天然無污染土特產因受地域、市場的限制僅供本地人生活需要而一度備受冷落,但這不正是城市裏人所青睞的稀罕物嗎!他想借助網絡擴大銷售渠道,爲農民解困增收。

公司成立之初的運營方式十分簡單,就是從農戶家裏收到農產品,然後經過分揀、包裝後,再通過網絡平臺賣出去。後來隨着全縣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融合以及市場的推動,公司經營模式逐漸發生轉變,從最初“公司+農戶”的小門店發展到之後的小作坊。

陳院鎮周邊部分村落位於海拔較高的山區,土壤陰溼,適合種植酸菜原料雪裏蕻,鄧小江結合現在城市人快節奏生活的需要,推出了“深山源”袋裝酸菜,其純正地道的口味很快就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尤其是滿足了外鄉人對家鄉味的購買需求,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作爲原料提供方的農戶則成了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好的畝產5600斤雪裏蕻,按照每斤2元的保護價收購,農戶一畝地可收入11200元”,鄧小江說。

如今,深山源農家酸菜在全市可謂衆所周知,且日漸銷往全國多地。深山源公司已經發展成爲“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加工廠,公司規模日益擴大,實現了村集體、合作社、農戶、貧困戶、公司五方經濟共贏的帶貧模式。同時,公司還建立了東西協作青隴扶貧車間,爲貧困羣衆提供固定就業崗位20個,臨時就業崗位50個。與當地合作社發展訂單雪裏蕻種植,將合作社變成了農民就近務工地,去年年底至今,實現臨時就業680人次。滿足了當地部分無法異地務工羣衆的家門口就業增收願望,實現了每季每畝地至少達到5000元的收入。公司與青島易錦穀物公司達成長期合作協議,建立互利發展關係。

據統計,近兩年來公司共收購當地羣衆訂單酸菜原材料470餘噸,帶動200戶農戶自發種植,帶動陳院鎮七盤、冰林等5個村實現村集體入股分紅資金達13.2萬元,逐步實現了抱團發展、共享紅利的發展目標。2019年,公司盈利53.1萬元。

今年1月,深山源公司與青島易錦穀物公司達成訂單蔬菜種植和菜籽油、核桃供貨協議,今年將發展訂單雪裏蕻60畝,油菜、荷蘭豆、娃娃菜90畝,由青島公司提供種子、技術,帶動合作社種植、採收,深山源公司進行初加工和倉儲物流。訂單種植實現了農產品產銷的有效對接,解除了農戶在發展產業中受市場價格波動收入不穩定和無銷售渠道的後顧之憂,極大地提升了羣衆發展產業的積極性。

2020年,深山源公司還與河北邯鄲市建立了菜籽油、中藥材、核桃、手工掛麪供貨渠道。昔日待字閨中的農特“山貨”被城市人認識後,逐漸成爲搶手的“香餑餑”。對於公司和當地農戶日益向好的發展勢頭,鄧小江對自己曾經選擇的這條農產品電商創業路很是欣慰。關於公司今後的發展規劃,他說,目前,訂單種植和供貨是主導,關於新品的研發,他們一直在積極探索中。

(陳豔豔 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