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其实对于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研制背后的历史早已耳熟能详了,对于像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于敏等等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也早就如数家珍,今天我就不去摘寻我国在研制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历史和这些科学家他们的故事,而是要说一位大家可能都很陌生的名字——郭永怀院士。相拥而亡的两个人,一是郭永怀院士,另一是他的年轻的警卫员牟方东,公文包里是当时核武器研究的最新发现数据。

引子

喜欢看电影,特别喜欢看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因为这种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并且又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历史, 所以这种电影很有代入感并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但由于文笔所限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影评来,所以只能罗列整理一些这些影片背后的真实事件和历史以馈读者,这个系列会不定期的根据我曾经看过的影片进行更新。


影片横空出世海报

今天要讲的是 《横空出世》,但这部影片是用来抛砖引玉,先说影片:

“影片讲述了将军冯石(李雪健饰演原型为张蕴钰上将,我国原子弹试验基地的负责人)和科学家陆光达(李幼斌饰演原型为邓稼先院士,归国核物理专家。原子弹试验技术带头人)带着科研部队在西北荒漠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完成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的故事。。”

简单而言这部影片就是以我国研制第一枚原子弹为背景展现并塑造了一群为了中国核武器事业默默无闻奉献青春和生命的建设者和科研工作者的故事。


横空出世海报

 

影片背后的历史

大家其实对于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研制背后的历史早已耳熟能详了,对于像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于敏等等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也早就如数家珍,今天我就不去摘寻我国在研制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历史和这些科学家他们的故事,而是要说一位大家可能都很陌生的名字——郭永怀院士。

一、 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唯一被授予“烈士”的院士

郭永怀院士

故事要从52年前的北京西郊机场说起,1967年我国已经实验了第一枚氢弹,1968年12月底我们准备爆炸当量300万吨而且要第一次使用钚的热核试验.

郭永怀作为主要研制工作者一直奋战在西北大戈壁滩的核试验场上。


1964年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后的合影(左4为郭永怀院士)

郭永怀在核实验研究准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和线索,这些数据和线索需要回到北京继续进行研究和实验,所以他争分夺秒地要人抓紧联系飞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北京。

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怀院士乘坐的军用飞机在首都机场准备降落,就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坠毁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并燃起了熊熊大火。

后来搜救发现机上十余人仅有一人幸存,而且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地抱在一起。在两具尸体的中间,是一个虽然有点烧焦,但仍然完整的公文包。相拥而亡的两个人,一是郭永怀院士,另一是他的年轻的警卫员牟方东,公文包里是当时核武器研究的最新发现数据。

据说在得知消息后的周总理放声大哭。

22天后,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实验成功,也就是在这一天,中央授予郭永怀院士烈士称号。


周总理和郭永怀院士在原子弹成功实验爆炸后的庆功宴上

二、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郭永怀院士

郭永怀院士是(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近代中国应用物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人民日报号外

在我国开始研制核武器时,他负责动力项目研究。提出了“铁条包布”的设计思想,为核武器真正武器化做出贡献。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炸力学和水动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

此外,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郭永怀的努力下,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三、国士无双

郭永怀院士生于1909年4月4日生于山东荣成,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我宁愿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因为这个人知道的太多了,无论他身在哪里,都低得五个师!”这是1950年6月,时任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的名言。

金布尔口中的“他”,就是如今在我国家喻户晓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钱学森。而钱老对于自己抵得上五个师的评价他并不这么认为,他曾说过:

“假使我的价值能够得上五个师,那么有一个人的价值至少要达到了十个师,对此我深信不疑。”

那究竟是谁还要比钱老更加了得,并让钱老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呢?他就是郭永怀院士。


郭永怀院士在康奈尔大学

1955年,已回国的钱学森致信郭永怀,邀请他回国,郭永怀答应了。和钱学森回国一样,郭永怀也受到美国方面的阻拦,因为当时他已经是康奈尔大学航空院的三大支柱之一,研究的领域又关系到美国国防的尖端领域。

为了能够回到祖国报效国家,也是为了向美国表达自己对于不会对于留在美国有任何想法,郭永怀院士做了一个惊人决定:把自己研究手稿,当众烧毁。

这就是老一辈科学家的风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写在后面

我们生活在盛世之下和平年代,请不要忘记那些曾将把自己的青春、汗水、鲜血甚至生命都付出给中国国防事业的战士、建设者和科研工作者。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们只有拥有了可靠的核反击力量,才会奠定我国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地位。邓小平曾这样评价:“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

岁月静好的背后是几代人的负重前行,安居乐业的背后是中国国防在为我们遮风挡雨。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已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真正的国士无双,为了人类和平的贡献者才是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