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大家都很熟悉,作爲晚清政府的重臣,慈禧太后誇讚他是“再造玄黃之人”,德國人稱他爲“東方的俾斯麥”。李鴻章與曾國潘、張之洞、左宗棠四人被合稱爲晚清的“中興四臣”,他開啓了洋務運動,爲垂垂危矣的清政府續命幾十年。
李鴻章無疑是一個政治高手,能夠巧妙的周旋在慈禧和光緒之間,遊離於既得利益集團和帝國列強的剝奪之外,沒有一些功夫那是肯定不行的。他率先建立的北洋水師,也是晚清十分明智的一項舉措。

可是,政治能人李鴻章,卻有一個政治頭腦不怎麼好的兒子,就是他的三兒子,李經邁。李經邁是李鴻章的妾身的庶出,在李鴻章去世之後,李經邁前去面見慈禧太后,見到太后之後,李經邁就直言不諱的彙報江南的情況,他耿直地講出了:“鹽梟充斥,伏莽甚多,岌岌可危”的實事。
這讓太后十分生氣,覲見完畢後,親王奕劻將李經邁叫到自己的府上,怒罵他:“我和你父親是老交情,你在我面前也像半個兒子一樣,你這次回來我是希望你能升官的,不是看被殺的。”言外之意表露出,親王奕劻對李經邁在太后面前所講的不滿。

從那之後,李經邁才意識到官場的險惡,那次訓斥讓李經邁久久不能忘懷,以後便奉行“報喜不報憂”的戒律要求自己。
清廷滅亡之後,李經邁還一心希望恢復清政府的威名,他參加過張勳的復辟,最終卻只能草草收場。李經邁沒有他父親的大才,但是也不能全怪於他,只能說清朝的氣數已盡,誰也救不起來。

不過,李經邁在經商方面卻有大才。李經邁雖然在政治上沒有什麼手腕,可是他英語很好,仗着自己是李鴻章的兒子,和許多洋人關係搞得非常不錯,他學習洋人的經商方法,在上海購置了大量的房產,還提早將文物收藏起來。
他還在上海建立了一座八層樓的公寓,裏面的裝潢設計都是頂級奢華,中西結合十分高雅。據說,頂層可以看見整個上海,地下室還有游泳池。在他所居住的屋子門口,鋪着一張白虎皮,看起來十分震撼。

在李經邁的書房裏,收藏了大量的文物,有圖章百餘方,還有珍藏版的宋版書,現在市面上都極爲少見。各式各樣的名畫、名家書法都被他收藏在家,可以說在整個上海,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不過,1938年李經邁去世後,他的兒子將他的一些藏品捐贈給了震旦大學作爲藏品,震旦大學就是復旦、上交、同濟的前身。在新中國建立前夕,兒子李國超將家裏的房產全部變賣,不能賣的不能帶走的,統統送人,先去了香港,之後去了美國定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