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和殿上,雍正皇帝正在滔滔不絕的向衆位大臣和四位旗主王爺講述他的新政,講述他的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官神一體當差,這些對於國家,對於百姓爲之有利的政策,已經初見成效,打算在全國推行新政,雍正以爲會得到下面人,乃至於四位旗主王爺的支持,心裏顯得志得意滿。他們的目的,雍正心裏一清二楚,雷霆震怒,貼身侍衛圖裏琛也報來說:御林軍已經被隆科多換防了,就連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也被四位旗主王爺共管了。

太和殿上,雍正皇帝正在滔滔不絕的向衆位大臣和四位旗主王爺講述他的新政,講述他的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官神一體當差,這些對於國家,對於百姓爲之有利的政策,已經初見成效,打算在全國推行新政,雍正以爲會得到下面人,乃至於四位旗主王爺的支持,心裏顯得志得意滿。


令他沒想到的是:東親王永信率先發難,不僅批判雍正用人不當,有失國體,更是將矛頭直指三條新政。其他兩位王爺也先後批判雍正的政策,提出八王議政,想要分權,進而逼迫雍正退位。

他們的目的,雍正心裏一清二楚,雷霆震怒,貼身侍衛圖裏琛也報來說:御林軍已經被隆科多換防了,就連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也被四位旗主王爺共管了。也就是說,北京城已經完全被居心叵測的八王爺控制了。

此時八王爺胤禩也從座位上起來,向雍正繼續發射炮彈。從聖祖爺到雍正,從前朝到本朝,從年羹堯到田文鏡,逐一批判,一字一句,向萬發利箭一般,箭箭射向雍正的心窩子。

雍正遭遇到了繼位以來最大的挑戰,他的本意是邀請關外的四位旗主王爺共同來整頓旗務,爲的是讓那些整天遊手好閒的八旗子弟能夠自食其力,不再當這個帝國的蛀蟲。

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個想法被自己的弟弟八阿哥胤禩給利用了,胤禩在不經意間已經悄悄布好了一個局,先是利用關外旗主王爺的兵馬來到北京城外的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

然後利用皇三子弘時和皇五子弘晝,斷章取義雍正的口諭,進而接管這個兩個大營的防務,這當然還不夠,胤禩這次爲保萬無一失,順便也把步兵統領,也就是九門提督隆科多也拉進了自己的陣營。


幾年前的那個九子奪嫡的夜晚,胤禩也是先控制了京城外的兩個防務大營,唯獨九門提督這裏不是特別牢靠,這一次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允許自己在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就在空氣像凝固了一般的時候,兩朝元老張廷玉站出來了,他旁徵博引,引經據典,以事實說話,將八爺黨人提出來的八王議政徹底推翻。局面稍微有些緩解,但胤禩絲毫並不打算放棄,想要死磕到底。

就在此時,雍正皇帝的金牌輔助來了,十三爺已經病入膏肓,滑竿的他已經氣若游絲,隨從將他抬進太和殿,十三爺胤祥同他的四哥雍正四目對視,十三爺微微點頭,確認過眼神,雍正已然明白,兵權又重新奪回來了。


果然,十三爺讓御林軍將幾位參與謀反將領五花大綁,呈於雍正面前,聽候發落,隆科多也被圖裏琛派的人控制住了。看到此情此景,

八王爺心裏明白:自己這一次又輸了,而且是徹底輸了,甚至還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但他的心裏似乎覺得有些不甘,明明只差一步,但還是前功盡棄了。這就是命,還得認命。


轉過頭來說說十三爺,這位雍正的擎天玉柱,果真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而這一次是他第二次爲雍正保駕護航了。而且總能出線在關鍵時刻,幫助雍正,一舉翻盤。雍正因爲有了十三爺而感到幸運。對待十三爺也是待遇深厚,爲表彰他的功績,不僅加封鐵帽子王,而且恢復其名諱,這在之前的王公大臣中是絕無僅有的。在八爺黨們逼供的關鍵時刻,十三爺胤祥又一次挺身而出,拯救了雍正,也拯救了大清朝。

你們的支持和點贊是我源源不斷的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