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二戰時蘇聯紅軍的作戰技能不如德軍,他們之所以能戰勝德國,靠的是人命填起來的“屍海戰術”。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道理,卻也略顯偏頗。

一個最明顯的反例就是,在德軍眼中,蘇軍的火炮有着令人心悸的巨大威力。


在蘇德戰爭爆發伊始,德軍就在東線遭遇了蘇聯軍隊的頑強抵抗。德軍發現,在西線他們從來沒有遭遇過如此慘烈的戰鬥。

德國陸軍參謀長、陸軍上將弗朗茲·哈爾德在日記中寫道:“我們低估了俄國人。”

不過在最初的戰鬥中,德軍只在蘇軍陣地上發現了極少量的火炮,這恐怕也是德軍在前期能夠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到了1941年的夏天,蘇聯炮兵終於開始吐露火焰。弗朗茲·哈爾德在他的日記中又寫道:“敵軍炮兵的火力令人難以忍受,而我們的炮兵由於彈藥不足無法進行有效的反擊。”


儘管如此,德軍高層軍官依然沒有真正把蘇聯炮兵放在眼中。因爲在他們看來,蘇聯炮兵雖強,但已經在和德軍的交戰中蒙受了重大損失。

比如蘇聯西方面軍在戰爭開始後的第一個週末就在德軍的突襲中損失了10個炮兵軍火庫,2000車皮、佔全部軍火儲備三分之一的彈藥就此灰飛煙滅了。

於是我們看到,在12月6日希特勒一度宣稱:“俄國的炮兵已經微不足道了。”

然而,事實真的像希特勒所想的那樣嗎?


蘇軍在火炮儲備遭到嚴重損失的同時,後方也在加緊研製和生產全新的火炮裝備。

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被稱爲“斯大林的管風琴”的喀秋莎火箭炮。


在許多德軍士兵的眼中,這款能發射不可思議的颶風般炮火的武器簡直就是魔鬼的代言人,他們將其稱爲“死亡管風琴”、“地獄管道”、“一百公頃大炮”。

喀秋莎火箭炮對德軍士氣造成的打擊甚至遠遠超過肉體,被擊中的士兵身上往往會佈滿數十個彈片。德國士兵對此描述道:“誰要是沒聽過蘇軍的管風琴,沒有經歷過它的炮火,誰就不懂俄國。”

當然,蘇聯炮兵可不僅僅只有喀秋莎,他們還擁有數量衆多、性能不錯的加農炮、榴彈炮和迫擊炮。這些火炮或許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性價比最高的。它們製作簡單,作戰效率高,射程遠,炮彈威力大,就算打得不是那麼準,往往也能給德軍造成很大的殺傷。


除了有大量更加先進的火炮被生產出來外,蘇軍高層對火炮重要性的認識也在逐漸加深。他們指出,沒有炮兵支援的進攻就是對祖國和軍隊的犯罪,它會造成無謂的犧牲。1942年秋天,蘇聯成立了最高統帥部炮兵師,炮兵師的一次齊射就要消耗超過9噸的金屬。

在這裏跑個題,在《亮劍》裏有這麼一個情節,當時李雲龍率軍堅守趙莊,爲了減輕他的壓力,上級很有氣勢地撂了一句狠話:“拿5噸炮彈換下李雲龍!”


對比蘇聯炮兵師的火力就能看出,這5噸炮彈在真實的戰場上其實連炮兵的牙縫都不夠塞的。

在戰爭的後半段,蘇聯人用數量驚人的大炮淹沒了德軍部隊。一名德軍士官在回憶錄中說:“被俘後我們被帶領通過了蘇軍陣地,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集中的火炮,這讓我感到驚愕不已,大炮一門挨着一門,各種口徑的炮兵隊一個接着一個,彈藥堆積如山,坦克並排擺放着,斯大林的管風琴一臺接一臺。這些武器大部分甚至都沒有使用過。”

蘇軍能夠在戰爭期間對火炮的使用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以及他們強大的軍工生產潛力是讓他們能夠戰勝德軍的重要因素。德軍在喪失了武器裝備方面的絕對優勢之後,再也無力同蘇聯炮兵進行抗衡。蘇軍的火炮集羣將成千上萬噸的炮彈傾瀉在德軍陣地上,爲步兵和坦克開路。

如果沒有炮兵的火力支援,蘇軍不知道還要付出多少鮮血的代價,才能夠在一場場慘烈的戰役中笑到最後了。


在戰後,爲了表彰在炮兵部隊在衛國戰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蘇聯專門設立了“炮兵節”,可以說是對這個兵種的最高褒獎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