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李晓鹏:养老难题需寻金融解题思路 服务民生、实体金融企业责无旁贷

本报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当前我国在人口老龄化挑战应对上,存在养老金储备不足、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养老制度体系不完备等诸多问题,面临巨大压力。从发达国家实践看,发挥金融作用、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扩大筹资渠道、培育养老生态体系对解决老龄化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解决我国老龄化日益加重问题,需要金融企业抓住难点,打通阻点,创新服务,发挥作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晓鹏建议,科学运用金融工具妥善破解养老困局。

而除了关注养老问题外,李晓鹏还重点就金融服务民生、服务实体的问题建言献策。

多途径解决老龄化面临的痛点

李晓鹏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老年人的影响方面提到,本次疫情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中,除了老人免疫力差、基础疾病多等原因外,养老服务没跟上也是重要原因。而更长远地看,当前我国家庭结构少子化、小型化、空巢化问题突出,传统家庭养老能力快速下降,失能老人照护负担沉重,这些问题已经从个例逐渐演变为普遍现象,老年人护理服务供需缺口巨大。

“从感情上,老年人‘老无所养’让人无法接受。”李晓鹏直言,目前大多数老年人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后,躬耕于改革开放时代,这代人因为所处时代的养老制度不健全,收入水平低,未富先老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短板,需要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尤其是发挥财政引导与金融支持作用,增强政策的协调性和有效性,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李晓鹏针对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以及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统筹财政、金融等各项政策,按照“顶层设计、筹资渠道、市场体系、形成合力、提升能力”的思路,逐步建立“五位一体”,符合我国国情、运行规范、保障有力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使老有所终,不漏一人。

其中,顶层设计上,李晓鹏建议采用以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为主、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为辅的总体框架,将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险法》,统一制定各项国家标准,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推动制度落地。同时,建议在社保基金框架下,建立独立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渠道,综合挖掘多元化筹资渠道,保证长期护理保险资金来源稳定。并且,建议以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引导,通过政策倾斜,推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养老事业。以及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上通社保资金筹集、下达养老护理服务,协调相关资源联动,形成合力。此外,培养相关专业人员、重点培养综合性专家人才,引导护理服务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对老年人的照护能力。

金融企业应积极履行服务民生的职责与担当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反映出我国民生服务的供给和治理方面存在不少短板,相关金融服务还有较大改进空间。金融行业要直面‘民生短板’,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地寻找差距,补齐短板。”李晓鹏反思疫情暴露的短板,提出金融企业应积极履行服务民生的职责与担当。

李晓鹏提及,搞好民生金融服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需要。例如此次疫情反映出民生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存在着许多的梗阻点,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主体之一,金融行业应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从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完善金融服务网络、提高金融普惠性等方面,解决好影响民生服务供给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为民生事业发展增添动力。

同时,他提及,搞好民生金融服务也是提高我国全球综合竞争能力、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金融行业应通过加大对教育、卫生、科研等相关领域支持,解决融资难题与发展困境,为国民素质提升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同时金融企业面对金融利率市场化等发展挑战也应积极开拓民生金融服务这片蓝海。而这需要金融企业转变思维,在“普惠化”与“细分化”方面下功夫。在“多元化”与“综合化”、在“便利化”与“智能化”、在“体系化”与“精细化”方面下功夫。

此外,面对金融服务实体上还存在的矛盾,如总量上,对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结构上,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发展落后;配套上,征信、担保体系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差别化对待;机制上,短期政策推动和刺激力度较大,长效机制建设相对不足,李晓鹏建议下一阶段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注意处理好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坚持精耕细作,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精准性、针对性,并大力培育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坚持市场导向,发挥金融企业主观能动性。

同时,他提出必须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坚决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其中坚持经济与金融共生关系不动摇,坚持短期政策与长效机制紧密衔接,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相统一,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同步发展。下一步,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立足我国客观实际、把握金融发展大势,在深刻把握金融与经济、长期与短期、政府与市场、总量与结构之间辩证统一关系基础上,汇聚多方合力、强化多措并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金融体系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