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餘杭區緊密結合全域美麗建設,堅持管理下沉,以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四好農村路”,全面打響交通助推鄉村振興攻堅戰。

2018年,餘杭區全省率先啓動實施新一輪“四好農村路”三年建設計劃,兩年以來全區已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592條,共724.678公里,投入資金25.88億元,2020年擬建設80條共計119.2公里,預計投入3.68億元。

以多級共建制度

1

推進全域有保障

餘杭區成立了區、屬地鎮街兩級“四好農村路”建設領導工作小組,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統籌協調推進建設;並由東中西三個片區專項推進組和技術指導服務組、質量監督組組成工作專班,全方位提供服務與指導。

在建設施工過程中,建立負面清單和督查整改通報等行業監管制度,並通過區人大和區紀委監督、大督查辦督查、審計全程跟蹤等,實現對農村路建設的全方位監督。同時,建設啓用“餘杭區‘四好農村路’指紋/人臉識別考勤系統”,加強對參建單位人事考勤工作,實現依靠制度管人管事。

2

以“美麗公路+”模式

打造精品旅遊線

聚焦鄉村交通與鄉村旅遊發展相向融合,餘杭區結合區內超山、良渚遺址、塘棲古鎮等文旅資源,着眼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等級水平的提升,精心打造超山、大徑山等一系列美麗公路精品環線,爲全域旅遊建設“美麗骨架”。

▲超山環線彩花帶騎行道

▲“美麗公路”徑山片 雙洞線一休公園

先後重點打造了祥彭線等6條“美麗公路示範路”,完成了對杭徽高速餘杭出口等9個重要節點的改造以及對45條縣道兩側綠化、110公里縣道路況的優化提升。如對大徑山環線的漕雅線、雙洞線等農村公路進行整治,將沿線山水景區資源、美麗鄉村、禪茶文化等串珠成鏈,開啓大徑山文旅產業“大通道”。同時,組織實施“美麗公路”八口八線工程,開展綠道、驛站、口袋公園建設,實施道路提升共計74.9km,提升和新建綠化224.46萬平方米。

▲夢幻雙溪公園綠道

▲“美麗公路”良渚片 祥彭線整治提升

以路域整治行動

3

實現公路“潔而美”

對農村公路沿線“髒亂差”問題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滾動式排查,對沿線可視範圍內的違建屋棚、廢棄廠房等不雅建築和砂石堆場及低小散產業聚集空間進行拆除整治。

▲點擊查看隱藏的整治後東湖街道乾塘線

三年來,全區累計完成5286處“髒亂差”問題點位和66處精品線路沿線塑料大棚的整治,基本實現“無亂搭亂建、無亂停亂放、無成堆垃圾、無視覺污染、無黃土裸露”的“五無”公路環境標準。同時,統籌設計綠化植物、路牌、管線等公路附屬配套設施,力求與周邊鄉村景緻和諧融合。

1

以“路長制”爲抓手

確保長效管理

爲進一步鞏固全區農村公路建設成果,餘杭區在全省率先建立“路長聯繫人”制度,推行“區級路長統籌引領、鎮街路長貫徹落實、交通路長聯繫人監督執行、民間路長共同參與”的四級管理路長制模式。現全區共有交通路長聯繫人64人、民間路長80人。

此外,結合目前浙江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改革方案,餘杭區正積極研究鄉村公路“專業管理+基層自治”新模式,進一步健全長效管養機制,力求形成“政府主導、屬地管理、分級負責、部門協作、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

以信息化爲工具

2

實現全線監督

對全區公路數據庫中的所有農村公路均設置路長牌,每月由交通路長聯繫人負責對責任道路及兩側環境問題開展不少於一次的全線檢查,由民間路長負責日常化監督,督查發現的問題均通過“公路巡查APP”等信息化手段及時向相關管養部門或逐級向鎮街、區級路長反映,並形成“檢查-督辦-跟蹤-反饋”工作閉環。截至目前,累計通過“公路巡查APP”收集問題整改單1800多份,共計整改問題點位3000餘處。

3

以聯合執法爲手段

維護建設成果

依託四個平臺建設,根據屬地鎮街的統一部署,基層各路政中隊聯合交警、城管、運管等部門積極配合屬地鄉鎮街道開展階段性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和超限超載車輛的聯動整治與現場治超執法行動,嚴格處置違反限重禁令標誌的車輛。2018年至2020年4月,共處罰違法超限車輛1658輛,罰款1444.72萬元,有效遏制超限運輸勢頭,有力維護了農村公路建設成果。

服務羣衆出行

根據“四好農村路”建設及羣衆來信來訪提出的公交出行需求,結合道路條件狀況、客流需求變化、公交資源情況等因素,合理規劃農村路公交線路以及公交站點設置。截至目前,全區已新增、優化調整“四好農村路”相關公交線路11條,並建成投用公路服務站14個,以公衆需求爲導向,爲公路使用者提供停車休息、如廁、購物等服務。

暢通農村物流

爲進一步完善農村物流體系,服務農村電商經濟發展,餘杭區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建設,實現農村物流信息收集發佈、農資、農產品暫時存放以及代購代銷等一系列功能的綜合集成。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180個(精品級31個,標準級149個),初步建成以交通物流、快遞網點、郵政自營點、村郵站、郵樂購等爲基礎的村級農村物流網絡體系。

助推鄉村產業

近年來,該區“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效果顯著。截至2019年底,隨四好農村路配套建設各類主要綠道、騎行道14條52.7公里,建成A級景區村莊107個,助力高端民宿、電子商務、生態旅遊、觀光農業、“創客”經濟等新興產業開始從城市向農村輻射。如該區鸕鳥鎮太大線沿線,湧現出菩提谷等一批網紅民宿,公路沿線大片的竹林景緻成爲民宿吸引全國各地遊客的最大賣點。仁和街道漁公橋農事節、三白潭捕魚節等一大批農業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參與。

“四好農村路”,修的是路,改變的是農村面貌,聯繫的是黨心民心,繪就的是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

餘杭區將進一步拉高標杆、鎖定目標、堅定信心,成片制推進新一輪美麗縣鄉村道建設,進一步打通美麗的斷頭路、功能的斷頭路,不僅讓開車在農村公路上成爲一種享受,也讓旅遊、康養、健身、休閒等特色農村產業在鄉村紮下根、落住腳,成爲餘杭的致富路、生態路和幸福路,讓“美麗中國”戰略和“大花園”戰略在餘杭落地生根,把美麗寫在餘杭大地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