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賞雪佳句,與張岱筆下的“明時雪”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他的“唐時雪”是這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張岱所欣賞的是“明時雪”,與唐代詩人柳宗元《江雪》所記“唐時雪”大有異曲同工之妙:“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從大自然中找樂,是古代女性休閒的最普通方式,這在古代叫“時令活動”。春夏秋冬,各有景緻,各有玩法。

大雪紛飛的冬天,賞雪往往被古代女性視爲最浪漫的事。在古人留下賞雪佳篇中,最著名的當屬張岱在《陶庵夢憶》中所記的《湖心亭看雪》:“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段描寫“明時雪”的文字,還上了現代語文教科書。

提到賞雪佳句,與張岱筆下的“明時雪”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他的“唐時雪”是這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張岱所欣賞的是“明時雪”,與唐代詩人柳宗元《江雪》所記“唐時雪”大有異曲同工之妙:“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張岱和柳宗元都是古代的男人,古代的女人賞雪則別有滋味,另有一番情形,要文雅、講究得多。比如同樣在杭州(時稱“臨安”),南宋人周密《武林舊事》的“賞雪”是這樣寫的:

“禁中賞雪,多御明遠樓(禁中稱楠木樓)。後苑進大小雪獅兒,並以金鈴彩縷爲飾,且作雪花、雪燈、雪山之類,及滴酥爲花及諸事件,並以金盆盛進,以供賞玩。”

“禁中”是皇帝的後宮,這些賞雪的人,自然是後宮那些美貌的嬪妃。

古代最懂賞雪的女性是東晉才女、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她是東晉權臣謝安的侄女。據《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條記載,有一次家庭聚會,剛好下大雪,謝安說大雪紛紛像什麼?

其侄子謝郎回答,“撒鹽空中差可擬”。但在謝道韞眼裏,卻是“未若柳絮因風起”,從此誕生了一個形容才女的新詞彙:“詠絮之才”。

然而,對缺衣少食的窮人家女性來說,冬天並沒那麼多“風花雪月”,但堆雪人、打雪仗等冬趣並不鮮見。窮人家的女孩不會說“未若柳絮因風起”,但都知道“瑞雪兆豐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