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奕世尚書”花板下,大額枋鏤鵾鵬展翅,中額枋爲仙鶴飛翔,小額枋爲雙獅滾球和雙龍銜珠,花板上刻有楷體“成化戊戌科進士戶部尚書胡富,嘉靖戊戌科進士兵部尚書胡宗憲”,下花板刻楷書“欽差提督軍務兼巡撫蘇松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方濂、周如鬥,巡按直隸監察御史王蕎,欽差提督學校巡按直隸監察御史吳遵、周斯盛,欽差巡按浙江等處監察御史袁淳,伍令,徽州知府周滋孝,績溪縣知縣林應雷、胡叔才,皇明嘉靖四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吉旦立。下花板內容同南向,大額枋鏤刻雙龍戲珠,中、小額枋刻有山水人物,樓臺亭閣圖案,次樓左右分別刻有“青宮少保”、“青宮太保”。

奕世尚書坊
奕世尚書坊位於績溪縣瀛洲鄉龍川村,系用花崗石和茶園石搭配鑿制而成。“奕世”語出《國語·周語》:“奕世載德,不忝前人”。意思是一代接一代,代代相傳,傳德傳功名,光宗耀祖,不辱前人。奕世尚書坊旌表的胡富、胡宗憲都是龍川胡氏宗族的顯赫人物。胡富,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享少保銜。胡宗憲,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享太保銜。兩人相隔60年,都任過尚書之職,享宮保之銜,所以稱之爲“奕世尚書”、“奕世宮保”。
奕世尚書坊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四柱三間五樓,南北朝向,通高10米、面寬9米,抬梁式建築。主體結構由四根柱子,四根定盤枋和七根額枋組成。通體用質地堅硬的花崗岩石製作。用料碩大厚實,造型宏偉,技藝精湛。牌坊的南面最上方鐫刻“恩榮”兩字,在恩榮匾的四側刻有雙龍戲珠紋,匾下四隻寶瓶托起的花板上,寫有楷書“奕世尚書”,相傳出自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文徵明之手。
“奕世尚書”花板下,大額枋鏤鵾鵬展翅,中額枋爲仙鶴飛翔,小額枋爲雙獅滾球和雙龍銜珠,花板上刻有楷體“成化戊戌科進士戶部尚書胡富,嘉靖戊戌科進士兵部尚書胡宗憲”,下花板刻楷書“欽差提督軍務兼巡撫蘇松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方濂、周如鬥,巡按直隸監察御史王蕎,欽差提督學校巡按直隸監察御史吳遵、周斯盛,欽差巡按浙江等處監察御史袁淳,伍令,徽州知府周滋孝,績溪縣知縣林應雷、胡叔才,皇明嘉靖四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吉旦立。
“次樓結構同主樓。左右分刻“大司徒”、“大司馬”。牌坊北向花板上刻有“太子少保胡富、太子太保胡宗憲”;下花板內容同南向,大額枋鏤刻雙龍戲珠,中、小額枋刻有山水人物,樓臺亭閣圖案,次樓左右分別刻有“青宮少保”、“青宮太保”。兩邊大小額枋有雄獅,麒麟、天鵝等鏤雕圖案。雕刻技藝精湛,堪稱國手。
2013年,奕世尚書坊被評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部分信息來源於市文旅局
圖片版權歸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