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斧“沉洲” 積水頑疾明顯好轉

泉州網5月23日訊 (記者 張曉明/文 陳曉東/圖)“這要是以前,整條路就像一條小河,行人寸步難行。”昨日,在豐澤區沉洲路開店多年的老王看到困擾已久的積水問題得到改善,一臉笑容。

沉洲路排水不暢、逢雨必積水的問題困擾了附近居民多年,泉州晚報多次進行關注。從2007年開始,該路段進行多次排水改造,卻遲遲未能徹底解決問題。去年8月,在市、區兩級政府部門的重視下,沉洲路破土動工,進行積水改造工程。目前,改造工程進入收尾階段,附近居民驚喜地看到,經過改造的沉洲路經受住了連日來的雨水考驗。

去年5月份,一場雨讓沉洲路嚴重積水。

21日下午,儘管下了一天雨,但沉洲路沒有積水,路面一片“清爽”。

現場 不再積水 生意不受影響了

“以前長期積水,雨量大的時候連江水都會倒灌。”75歲的王老伯是沉洲路旁的老居民。他告訴記者,沉洲路建於上世紀90年代,之前沒有相應的排污設施,而是靠溝渠排放污水。鄰近的寶洲街和坪山路改造後,路面均比沉洲路高,雨水因此積聚在沉洲路。漲潮時,晉江的水也會倒灌進來,導致沉洲路經常積水。

昨日9時許,中心市區下的雨並不小,記者走訪沉洲路時看到路面沒有明顯的積水,行人不再像以前那樣寸步難行。經營包子店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年,爲了防止積水灌進店內,她特地對店面門檻進行加高。她說,最擔心下雨天,門口老是積水,顧客都不方便進店。特別是在汛期時,晉江漲潮時也會倒灌進來。碰上暴雨天,積水甚至深達1米。這幾天,她特地觀察了下,路面改造後積水現象沒有再出現,店裏的生意不再受雨天影響了。

記者看到,沉洲路的改造工程已經進入尾聲。據豐澤市政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這次改造主要採取雨污分流、埋設管徑較大的雨污管道、切斷相鄰道路雨水匯入、建設一體化提升泵等一系列措施,預計整個工程下月中旬能全部完工。

背後 對症下藥 爭取徹底解決頑疾

沉洲路的積水主要是因爲地勢低窪,比鄰近的董埭路、寶洲街、坪山路都低了不少。加上這是一條次幹道,排水能力有限,排水管道又容易淤積,雖然成洲社區曾爲管道清淤多次,但這對徹底解決積水問題,起不了關鍵作用。那麼,此次部門主要針對哪些問題“對症下藥”進行改造呢?

病因:排污管徑小

對策:雨污分流,埋設新管道

沉洲路長約541米,此次改造對全線路段進行舊路破除改造,同時,結合溫秀街、長鑫路及坪山路的雨污水改造需要,增設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

據瞭解,沉洲路之前沿路埋設的排水排污管道管徑較小,只有400毫米至800毫米,由南向北匯入泉秀街,且爲雨污合流,排水量遠遠不夠。據沉洲路積水改造工程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改造重新埋設了一條雨水管道和一條污水管道,實現雨污分流。雨水管道管徑800毫米至1200毫米,採用單側布管,沿沉洲路由北向南埋設,沿路收集道路內雨水及兩側雨水,再沿坪山路人行道鋪設,最終接入浦西滯洪區。當雨量較小時,雨水能通過重力匯入滯洪區。爲防止泉秀街、董埭路雨水倒灌入沉洲路,將通過調整道路豎向、設置道路拱坡、減速帶等措施,切斷與泉秀街、董埭路的雨水連接管,防止其他區域、道路雨水匯入,減少雨水管道壓力。

病因:地勢低窪

對策:路面抬高,建提升泵站

沉洲路地勢較低,一旦泉秀街的雨水無法及時排出,便會流入該路段。此次改造,在沉洲路與坪山路交叉處旁的空地,建設一體化提升泵站,當雨水較大或滯洪區水位高於3.1米時,雨水將通過提升泵站加壓提升排入滯洪區。同時,將部分地勢相對較低的路面抬高20-30釐米。

此次埋設的污水管道也沿沉洲路由北向南鋪設,經溫秀街、長鑫路接入寶洲街污水主幹管。由於現狀寶洲街污水水位較高,新建污水管接入後可能會出現污水返溢至沉洲路。爲避免該情況發生,在溫秀街與長鑫路路口設置一處污水提升泵井,通過壓力管道接至溫秀路現狀合流管道,後排入寶洲街污水管。

病因:管道堵塞

對策:轄區部門進行定期疏通

沉洲路使用年限已久,原有排水設施不完善,部分管道存在堵塞現象。近年來,道路所在社區對沿路排水排污管道每兩個月疏通一次,豐澤區市政相關部門一兩年組織一次大疏通。此次改造完成後,雨污分流將有利於解決管道堵塞問題,轄區部門也將進行定期清淤疏通。

此外,此次改造還進行了道路綠化工程,種植行道樹,佈設22盞路燈,美化亮化道路面貌。各路口處設置人行橫道、停車讓行、減速讓行、限速和禁止停車等標誌,方便市民通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