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爲主,清朝真正的大敵是日本;而左宗棠的則力主“塞防”,他認爲眼下如果不解決塞防的問題,陝甘一帶的軍隊就會長期受到牽制,這樣也需要大量的軍餉,如果自撤藩籬,賊寇必緊隨逼近,最後,於海防也無益處。左宗棠強調說,新疆絕非不毛之地,只要用心經營,日後必能獲益良多……事實證明,至少在這件事上,左宗棠的眼光要勝過李鴻章。

左宗棠制定下兩條大的戰略,第一“緩進急戰”,這樣可以免去糧草補給的擔憂。所以清軍在攻打古牧地時,先是進行了長達一年零四個月的進軍,然後僅用了6天就攻克古牧地。第二“先北後南”,左宗棠分析說,阿古柏的主力部隊多在南疆,北疆實力薄弱,此爲避實擊虛。只要拿下北疆,便可先聲奪人,以北疆爲基地展開對阿古柏的戰爭。同時,先北後南可以避開塔克拉瑪干沙漠,這也是清人當年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的路線。

在正確策略的引導下,左宗棠僅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成功收復了除伊犁外的所有新疆地區。1878年,清政府派出崇厚與沙俄談判,崇厚卻屈辱地簽訂了《里瓦幾亞條約》,用500萬盧布買回了9座空城,一時間輿論沸騰,清政府不得不將崇厚判處斬監候,隨後又繼續派曾紀澤(曾國藩次子)赴俄談判。1880年5月,69歲的左宗棠拖着病體,抬着棺材再次出征,沙俄增兵伊犁,清政府受到恐嚇後將左宗棠調回。
好在當時沙俄剛剛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行了第十次俄土戰爭,損耗巨大,國力空虛,這給了曾紀澤很好的談判籌碼,最後雙方簽訂了《伊犁條約》,也叫《改訂條約》。相比上一次的條約,這次的有一些進步,雖然賠款增加了400萬盧布,但收回了特克斯河谷和穆扎爾山口等地,一時間外媒將曾紀澤奉爲外交天才,因爲他讓難纏的對手把喫進去的又吐了出來。1882年,沙俄正式將伊犁交還,左宗棠上書請清朝在此設立行省。

從1881年到1884年期間,沙俄也沒有閒着,他們利用《伊犁條約》,誘導脅迫10萬多新疆百姓移居沙俄。同時因爲戰爭的關係,還有數批在陝甘人(多爲阿古柏、反清回軍餘部)遷入沙俄境內,他們慢慢就形成了一個民族——東干族。東干族人使用的是東干語,東干語是漢語(主要是甘肅話和陝西話)融合俄語、突厥語等語言後形成的語言,很多東干人可以和漢語使用者進行無障礙溝通,甚至他們的詞彙更爲“正統”,比如他們把他們的總統稱爲皇上,把警察稱爲衙役。

陝大的王國傑教授是發現、研究東干人的第一人,1990年王教授去烏茲別克斯坦訪問調查,在那裏遇到了一位東干老人,老人問他是不是從大清國來的,還問左宗棠的人還在不在。
當年蘇聯解體後,十多萬東干人被分散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境內,在如今的哈薩克斯坦依舊保存有一個完整的陝西村,他們唱秦腔,喫麪食,包餃子,非常樸實,他們較好地保留了100多年前陝西的很多習俗,婚喪嫁娶,衣着服飾等等……
最後爲大家附上一首來自東干詩人索尊實的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