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會寧縣慈善會常務副會長、原政協副主席王文漢向會寧縣博物館捐贈了他收藏的淺浮雕《蘭亭集序》和絹本《清明上河圖》仿製品。王文漢向會寧縣博物館捐贈收藏精品。

王文漢向會寧縣博物館捐贈收藏精品

常琦彪


5月12日,會寧縣慈善會常務副會長、原政協副主席王文漢向會寧縣博物館捐贈了他收藏的淺浮雕《蘭亭集序》和絹本《清明上河圖》仿製品。


會寧縣博物館館長馬可房向王文漢頒發了收藏證書。


《蘭亭集序》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更是書法藝術中的傑作,素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盛譽,對後世的影響極大。淺浮雕《蘭亭集序》80年代由天水絲毯廠淺浮雕工藝師手工雕刻,長2.5米,高1.2米,製作精美,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清明上河圖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清明上河圖》仿製品長4.6米、高0.6米,繪畫栩栩如生,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4月27日,王文奎、王文漢兄弟向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捐贈了《毛主席揮手我前進》木刻小屏風。


王文漢有着深深的紅色情結與基因,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期間,王文漢父母積極搶救紅軍傷病員,用花椒水和煮沸冷卻的尿給紅軍清洗傷口。堅持每天爲紅軍總司令部和直屬機關送飯送饃,風雨無阻,深得紅軍讚賞。


紅軍會寧大會師期間,王文漢的叔父王倦參加了紅軍。王倦,1920年生,1936年10月在會寧縣城參加紅一方面軍,曾任冀魯豫軍區某部連長,在部隊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轉戰大別山、沂蒙山區,前後參戰20多次,建功頗豐,1945年在山東沂蒙山區作戰中光榮犧牲,被授予革命烈士稱號。1952年1月6日,國家給其家屬頒發了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第二野戰軍司令員賀龍、政治委員鄧小平簽署的《革命犧牲證明書》,1952年3月17日,給其家屬頒發了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簽發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王氏家族先後分三次無償捐贈了10餘件革命文物。其中朱德總司令贈送給王勤夫婦的瓷茶壺,1986年捐贈給會寧縣文化館,後來被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收藏。“赤化全川”的兩牧銅元,收藏家每牧出資5000元,都被王氏家族拒絕了,毅然捐贈給了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被評定爲三級革命文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