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楠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要說晚清時期最出名的人物,那定然少不了李鴻章。當時國家的很多重大事件都和他有關,比如李鴻章創立了赫赫有名的北洋艦隊,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等等。有人認爲李鴻章是賣國賊,也有人覺得他忠誠愛國,而不管怎樣,李鴻章毫無疑問是晚清時期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正因如此,當李鴻章不幸去世後,就連慈禧太后都忍不住爲他落淚。
1823年,李鴻章出生於安徽合肥,他自幼便天資聰穎,被人稱爲“神童”,後來更是年少成才,不過二十四歲就考中了進士。李鴻章自踏入仕途後,便遭遇了諸多阻礙,即便他努力上進,官位卻依然不高,此時的他只是清朝中一個普通的官員,並沒有什麼名氣。直到李鴻章四十歲以後,他的人生才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李鴻章36歲的時候,他拜曾國藩爲師,在他身邊擔任幕僚,在這期間,他從曾國藩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四年過後,天平天國到了中後期時,李鴻章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他在曾國藩的舉薦下,自己組建了一支淮軍,並親自率領淮軍打出了一片天地,爲清廷立下了不少功勞。自此以後,李鴻章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仕途扶搖直上,很快成爲了朝廷中的一位重臣。
此後,李鴻章便發揮出自己超強的能力,爲清朝廷鞠躬盡瘁,做了很多大事。包括創建北洋水師、發起洋務運動等等,但官位越大,同時也代表他的責任越重。在甲午戰爭結束後,由於北洋水師戰敗,清廷歸責於李鴻章,便下令由他負責和日本談判。這可是喫力不討好的活兒,即便李鴻章竭盡所能,想要盡力減少國家損失,但最終依然被迫和日本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當此事成定局後,李鴻章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他不僅成爲了國人口中的賣國賊,還被清廷怪責降職。同時李鴻章的心裏也深感愧疚和無奈,在重重壓力之下,他逐漸感覺心力交瘁,身體也染上了疾病。就在1901年的時候,李鴻章再次奉旨簽訂了《辛丑條約》,但不久後,他就吐血而亡。
慈禧太后聽聞李鴻章逝世的消息後,也流下了眼淚,惋惜清廷失去了一位重臣。同時爲了表示對李鴻章的器重,慈禧太后下令在大興集爲他修建陵墓。至於爲何是在大興集而不是在李鴻章的老家,這是因爲安葬於大興集是李鴻章的遺願。大興集是包拯的家鄉,而他生前就極爲崇拜包拯,一直希望能夠成爲像包拯那樣的清官。雖然李鴻章最終也沒能成爲真正的清官,但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和包拯葬在同一個地方。
李鴻章的陵墓整整修建了兩年,而他的屍骨也停留了兩年之久,陵墓修好後,李鴻章才被正式下葬。在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一羣農民在進行生產活動時無意中發現了李鴻章的陵墓,並把它挖掘了出來。原本人們以爲李鴻章的陵墓裏應該有很多珍寶的,畢竟他是晚清重臣,財富多不勝數。可是當打開他的棺木後,人們卻發現裏面只放着一隻懷錶、一副老花鏡,一根柺杖與七枚金幣。
大家都不相信李鴻章的陪葬品會如此寒酸,覺得必然還藏有其他寶物,於是他們又繼續挖掘陵墓,後來果然在李鴻章的繼配夫人趙小蓮的棺木中發現了寶物,這是兩塊重達30公斤的金塊,看起來非常值錢。大家都很高興,於是立刻拿着這兩塊金磚去給專家鑑定。可是當專家鑑定過後,卻問他們是不是挖錯了墓?因爲這並不是兩塊金磚,而是鍍了一層金的黃銅。
很多人都不明白爲何晚清重臣李鴻章的陵墓會如此寒酸。其實這是李鴻章自己的意思,因爲他覺得自己沒能挽救國家,深感愧疚,便特意囑咐家人,他的葬禮要一切從簡。所以,雖然慈禧太后爲他修建了華麗的陵墓,但他的陪葬品卻很簡樸。
當然,李鴻章在世時的財產確實是很多的,他一生斂財無數,據說家產達到了上百億,而他死後,這些財產便分發給了他的兒女們。不過李鴻章的子孫們後來都漸漸歸於平凡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