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样过了一会,孩子不热了同时也获得了妈妈的理解,于是就不再纠结吃冰激凌了。然而在处理孩子吃冰激凌这件事情上,父母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很多孩子都喜欢用吃冰激凌来降温。然而在处理孩子吃冰激凌这件事情上,父母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

满头大汗的浩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给妈妈要冰激凌:“妈妈,太热了,我想吃冰激凌。”看着满头大汗的浩浩,妈妈先让浩浩坐下来休息一下,一边给浩浩擦汗一边给他说:“家里没有冰激凌了,你喝点水吧。”

听到没有冰激凌了,浩浩就有点急了:“不,我就要冰激凌,我就要冰激凌。”看到浩浩着急的样子,他妈妈跟着也急了起来:“怎么那么任性,我告诉过你,家里没有了怎么还要。”“不嘛,我就要吃,我就要吃。”见妈妈不让吃,浩浩哭着在地上打起滚来。妈妈在一旁生气地说,“你怎么那么不懂事阿”。

如果你作为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也跟这位妈妈一样处理问题,责怪孩子不懂事?其实不是孩子真的不懂事,而是家长的说话方式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也许很多家长都不理解,这是事实阿,怎么这样说话就错了呢?面对同样的问题,看下面这位妈妈是怎样轻松解决的。

亮亮放学也是汗流浃背的回到家,为了降暑,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妈妈要冰激凌吃。看到亮亮热得通红的小脸,亮亮妈妈一边用毛巾给亮亮擦汗,一边给亮亮说:“看把我们家宝贝给热得,我也真希望咱们家能有个冰激凌给你降降温。”

“我就要吃冰激凌吗!”亮亮坚持着要吃冰激凌。妈妈给亮亮擦完脸,一边打开空调,一边和亮亮坐到沙发上,同情地跟亮亮说,“听的出来你很想吃冰激凌。我真的希望,我能给你变出一个冰激凌来。”平静下来的亮亮,跟着妈妈说:“我真的希望现在就能吃到冰激凌。”

过了一会亮亮也不那么热了,吃不吃冰激凌也无所谓了,更何况家里真的没有。于是亮亮就跟妈妈说:“妈妈,我不吃冰激凌了,给我点水喝吧。”看到亮亮不在纠缠着吃冰激凌,他妈妈高兴地给亮亮倒水去了。

从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即使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处理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虽然浩浩的母亲也在说真话,但她似乎站在孩子的反面否定孩子,让孩子觉得母亲不想满足她想吃冰淇淋的欲望。许多孩子不愿意听到这样的回答。当浩浩坚持要吃饭时,浩浩的母亲责备和批评了孩子,最终演变成了两个人的争吵。

而亮亮妈妈的做法却很值得借鉴。当亮亮回到家时,她第一时间去给孩子擦汗和降温,解决孩子热的问题。她站在孩子的立场给孩子说明情况,然后说出了孩子想吃冰激凌的愿望,并和孩子一块畅想,家里有冰激凌给孩子降降温。这样过了一会,孩子不热了同时也获得了妈妈的理解,于是就不再纠结吃冰激凌了。

所以即使面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家长所要做的不止是给孩子说明情况,还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帮他去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理解他爱他的,这样孩子同样也会理解自己的父母。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不要总是指挥和命令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之上,说出孩子的感受,帮他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这样孩子才愿意听家长的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