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許是劉裕運氣實在太差,居然這一出動就遇見了孫恩手下的一支數千人的部隊,或許這又是劉裕的福氣,如果沒有這次與孫軍的邂逅,他也成不了史上武功最高帝王之稱,真乃福兮禍所依。見劉裕偵查久久不回,劉牢之有點生氣了,又擔心出什麼岔子,於是派遣其子劉敬宣率領大部隊前去查看情況,當劉敬宣趕到的時候,看到劉裕一個人在追趕數千人,此情此景夠激動的,於是命令大軍全面出擊,將這數千人的部隊悉數俘獲。

大家好,我們的小霞運動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歷史長河浩浩蕩蕩走了數千年,其中湧現無數文治武功的明主,在這些明主的治理下,國家一度又一度的繁榮昌盛,威震寰宇,讓神州華夏雄踞於世界東方。提起上馬領軍,下馬治國的雄主,你會首先想到誰?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堪稱歷史上英明帝王的典範,他們都是英勇善戰、頭腦睿智的一代帝王,他們所處的時代也讓他們治理得繁華榮昌,萬邦來朝,天朝上國的風采在他們的時代體現得淋漓盡致。
除去這四位代表人物,堪稱能征善戰的帝王還有很多,諸如以一個小小亭長起家後與楚霸王一決高下的漢高祖劉邦、來自草原的成吉思汗、出於布衣草民的明太祖朱元璋、十二副鎧甲起家的清朝努爾哈赤等等,這些都是影響一個時代的大人物。
數了這麼多戰神帝王,但今天要說的又恰恰不是他們,甚至在今天主人翁面前他們的戰力都顯示得那麼的不堪一擊!此人是誰?往下看。
今人瞭解歷史離不開史書,今天的主人翁就來自司馬光的記載,在《資治通鑑?晉紀三十三》裏有這樣一段記載:
“遇賊數千人,即迎擊之,從者皆死,裕墜岸下。賊臨岸欲下,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賊皆走,裕所殺傷甚衆。劉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尋之,見裕獨驅數千人,鹹共嘆 。”
這段文字是記載劉裕參戰的一個片段的,劉裕何許人?稍懂歷史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他是漢高祖之弟,西漢楚元王劉交之第二十二代孫。出生於晉哀帝興寧元年,公元363年,後成爲南朝劉宋開國君主,被史學界稱爲“南朝第一帝”,厲害不?是他讓分裂混亂百多年的南方實現統一,明朝人李贄譽之爲"定亂代興之君"。
史書記載劉裕:爲人雄傑,氣度宏大,身高七尺六寸,風神奇偉。
上面《治治通鑑》記載的那段文字是早年劉裕參軍時的一個片段,說: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十一月,孫恩起兵反晉,東南八郡響應,一時間朝野震驚 。朝廷指派謝琰、劉牢之前往鎮壓,劉裕就在此時轉入劉牢之的軍中,擔任參軍之職。
大軍抵近吳地後,劉牢之派遣劉裕率領一支數十人的小分隊偵察敵情。也許是劉裕運氣實在太差,居然這一出動就遇見了孫恩手下的一支數千人的部隊,或許這又是劉裕的福氣,如果沒有這次與孫軍的邂逅,他也成不了史上武功最高帝王之稱,真乃福兮禍所依。
兩軍相遇,絕沒有選擇餘地,一個字,戰!加上孫所部本是反叛之軍,遇見朝廷軍隊豈會放過斬殺的機會?於是以數十人面對數千人的廝殺開始。兩軍一接觸,形式不容懷疑,劉裕這幾十人瞬間就被叛軍殺得毫無還手之力,數十人除劉裕外,皆成了刀下之魂。
而此時的劉裕也被迫墜入河中,叛軍正欲沿岸下來斬殺劉裕,此時的劉裕爆發出渾身力量,仰面使用長刀斬殺數人,然後奮起一躍上岸,也許是求生慾望過於強烈,此時的劉裕如同打了興奮劑,大聲呼喊,大刀連連出擊,連連擊殺多名叛軍,見劉裕如此英勇,對方皆被嚇破了膽,轉身皆潰逃。
此時的劉裕真可謂殺紅了眼,敵方潰逃,他並不是見好就收,而是舉刀在後面狂追不放。這場面夠刺激的哈,幾千人在前面潰逃,一個人在後面追趕!曠古絕今的電影片段!
見劉裕偵查久久不回,劉牢之有點生氣了,又擔心出什麼岔子,於是派遣其子劉敬宣率領大部隊前去查看情況,當劉敬宣趕到的時候,看到劉裕一個人在追趕數千人,此情此景夠激動的,於是命令大軍全面出擊,將這數千人的部隊悉數俘獲!劉裕從此在軍中也打下了名氣,屢屢受到提拔。
以一人之力,戰敗數千人,讓數千人最後全被俘獲,這是一個怎麼樣的神話呀!這不僅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做不到,就是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估計也做不到!所以,如給史上帝王武功排高下,劉裕當之無愧居首!
劉裕能以一敵千,不要錯以爲他是李元霸之流的勇夫,劉裕實則是文武兼備的全才。此後,劉裕在軍中地位日漸升高,後來率軍平定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統一了南方分裂混亂百年的局面。
後來劉裕廢晉而立,建立宋,定都健康。即位後的劉裕堪稱明君之楷模,廢除苛捐雜稅,減輕民衆徭役之苦,從貧苦大衆之中招聘賢能當官,親自過問來自全國的案件,在他的治理下,國家呈現了一派富強景象!
南朝第一帝之稱不是浪得虛名的,不僅武功歷代帝王最高,治國能力更是一流,是一個憑個人實力閃耀史冊的英明雄主!(文/納雍趙遠鴻)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