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後,唐玄宗雖然沒有處罰姜皎和張說,但足以說明功臣集團的眼裏是容不下姚崇這粒沙的。事後,唐玄宗對姚崇說了這樣一句話:你以後和宰相們同列,當我的超級顧問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唐玄宗李隆基發動政變,成爲掌管實權的真正皇帝后,開始對朝中大臣進行“大洗牌”,對功臣劉幽求、張說、王琚、姜皎等人都提拔重用。

而對於朝中職務最重要的人選,唐玄宗認爲最合適的人選是姚崇。

其實姚崇在宰相的位置是“三進三出”。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陝州硤石(今河南陝縣石鄉)人。他出身於典型的“官二代”家庭,是嶲州都督姚懿的公子。相傳姚崇小時候是個調皮孩子,憎惡學習,後來有一天,他無意中看到一本叫《修文殿御覽》的書後,精神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從此以後改變了態度,開始發奮學習,通過日積月累,練成了滿腹經綸。後來,他參加科舉考試金榜題名而入仕。

武則天時,姚崇最開始的官職是夏官郎中。當時正值野心勃勃的契丹入侵中原,軍事壓力極大,結果論軍情時,姚崇不但分析的頭頭是道,而且處理得有理有節。武則天被他的非凡才幹所折服,於是提拔他爲夏官侍郎。

到了公元704年時,在狄仁傑的推薦下,武則天又提升他爲同平章事,兼夏官尚書事,位列宰相。期間,他整頓國防,抵禦外侵;整理鹽務,發展生產;和詩女皇,繁榮文化;忠心耿耿,輔弼朝政,成爲武周政權的“定海神針”。

武則天晚年時,忠厚耿直的姚崇因爲得罪了武則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被貶爲靈武道安撫大使。姚崇臨行時,武則天讓這位擔任了6年之久的老宰相推薦一位合適的宰相繼位人選,他直言不諱地舉薦良臣張柬之。神龍元年,姚崇從邊關返京“探望”病重的武則天,結果參加了張柬之爲首發動的神龍政變,最終逼武則天退位,復辟了李唐江山。

唐中宗復位後,在政治鬥爭中,“另類大臣”姚崇被貶出朝廷,任地方刺史。之後,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誅滅韋氏集團黨羽後,唐睿宗繼位後,姚崇又被拜爲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隨及任中書令,他和宋璟共同輔政,改革創新。

後來,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政治鬥爭中,姚崇再次成爲政治犧牲品,被唐睿宗貶爲申州刺史。

唐玄宗掙開權力的桎梏和羈絆後,決定擼起袖子加油幹:勵精圖治,振興唐朝。於是他又想到了老宰相姚崇。

姚不但政治經驗豐富、政治智慧極高,而且有遠見卓識,在朝中德高望重。爲此,唐玄宗找了個藉口,把老功臣郭元振給撤掉了,準備把姚崇捧上正位。

當然姚崇想要順利上任,還得經過兩大考驗。

一是功臣們的考驗。

功臣宰相張說聽說此事後,極力阻饒,想出一出調虎離山之計,並且採取“李代桃僵”的方式,吩咐另外一位政變功臣姜皎當槍手。

姜皎於是按張說的吩咐主動去找唐玄宗:“臣聽說陛下想找一個能人當河東總管,不知道找到了沒有?”

唐玄宗搖了搖頭,說:暫時還沒有。姜皎於是繼續說:“臣覺得有一個人是最合適人選。”

唐玄宗點了點頭,問:誰可以勝任。姜皎於是胸有成竹地說:“姚崇文武全才,臣認爲他最合適不過了。”

唐玄宗是何等聰明之人,馬上明白了其中的“是非曲直”,厲聲說:“姜皎啊,這不是你的主意,是張說的主意吧。你這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啊。”

姜皎嚇得魂飛魄散,趕緊主動“招供”是張說指使的。

事後,唐玄宗雖然沒有處罰姜皎和張說,但足以說明功臣集團的眼裏是容不下姚崇這粒沙的。

二是政治的考驗。

爲了考驗姚崇,29歲的唐玄宗在驪山腳下舉行了一次特殊的渭川打獵。並把63歲的姚崇以特邀“貴賓”的身份請到了獵場。結果姚崇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他不但才情過人,而且老當益壯,騎射和指揮獵鷹獵犬都遊刃有餘。事後,唐玄宗對姚崇說了這樣一句話:你以後和宰相們同列,當我的超級顧問吧。

出人意料的是姚崇沒有馬上謝恩,而是沉默不語。唐玄宗對此很奇怪地問:莫非嫌官小?

接下來劇情反轉,輪到姚崇考驗唐玄宗的時候了,他跪地說:“陛下,臣有十條建議,如果陛下能答應,臣纔敢接受任命。”

唐玄宗一聽來了神,於是洗耳恭聽。

姚崇於是馬上胸有成竹地說出了十條建議,後世稱之爲“姚崇十策”,其主要內容概括起來就是:一是實施仁政,二是對外不征戰,三是宦官不參政,四是皇親國戚不擅權,五是法律面前都平等,六是官員不進貢,七是寺廟不擴建,八是君臣不分家,九是進諫無過失,十是外戚不專政。

面對姚崇的大挑刺,出人意料的是,唐玄宗幾乎沒有猶豫和遲疑,都答應了。事實證明,唐玄宗是英明的,他按照“姚崇十策”堅定的執策,吹響和開啓了開元之治的號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