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是藝術作品謳歌的永恆主題,但絕不是唯一主題。事實上,有很多藝術家都願意把個人的人生乃至整個社會中破碎的東西揉進自己的作品,撕破“人世靜好”的表面。因爲每個時代的社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黑暗面,需要有人將這些黑暗面赤裸裸地呈現在陽光下,從而逼迫人們去面對、去反思。社會如此,人心亦是如此,沒有人可以無視黑暗生活。本期推文,小編要介紹的是一位用繪畫展現社會病態一面的日本天才畫家石田徹也,一起來看看他的作品吧。

石田徹也是日本公認的天才畫家,一生留下了兩百多幅優秀的畫作,每一幅都含義雋永,值得人們細細品讀。他出生於日本靜岡縣一個富裕的家庭,雖然從小就展露出了異於常人的繪畫天賦,但父母還是希望他能做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大學時,石田徹也獲得了一次舉辦個人畫展的機會,自此他決定不再聽從父母的安排,自力更生成爲了一名職業畫家。不知道是不是出於曾經被要求做一個“安分”上班族的逆反心理,在後來石田徹也的作品中,有很多都體現了上班族的“千篇一律”“焦慮”等問題。

作爲一位畫家,石田徹也創作了大量諷刺日本病態社會的油畫,內容非常壓抑,且多數作品中的人物容貌,和他本人非常相似。石田徹也生前畫的最後一幅畫名爲《迷路的人》,他畫的是一個將上衣掀起的男子,身上畫有一幅地圖。這幅畫傳達了石田徹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地圖就在身上,卻還是“迷路”了,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呢?石田徹也沒有給出解答,2005年5月23日,他在鐵路平交道上被飛馳而來的火車撞擊身亡,年僅31歲。在他逝世後,人們紛紛猜測石田徹也是患上了抑鬱症,纔會自殺而亡。

其實石田徹也的很多作品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閱歷才能看懂的。他的畫作不是在無病呻吟,而是發自心底地表達對社會上某些病態現象的憤懣和嘆息。創作這些作品時,石田徹也不過二十來歲的年紀,卻對社會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因此他不論從繪畫技術上來說,還是從感知社會和人生的能力上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天才。而且,石田徹也還是一位勤奮型的畫家,他去世之後,人們在他的公寓裏發現了51本筆記,12300多張草圖,這還僅僅是他保留下來的,可想而知在他生前創作的時候,他是在怎樣一種高壓的狀態下完成這些作品的。

如此說來,不免又有幾分心酸。石田徹也諷刺病態的社會,很大一部分是在諷刺日本經濟泡沫經濟崩潰後的上班族,他們就像一個個螺絲釘,在維持社會運轉的同時也被沉重的工作負擔壓得喘不過氣,甚至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然而,石田徹也雖然沒做過上班族,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卻又何嘗不是瘋狂逼着自己輸出作品呢?人活在一個社會里,就難免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再加上他生性敏感,英年早逝似乎就成了一個不難理解的悲劇。

在中國,石田徹也的部分作品同樣也能起到警示作品。在他的畫中,公司對職工的壓榨、人們機械的生活方式以及對生命這一宏大命題的思考,也能夠影射中國的一些社會現象。如康德所言“人是自身目的,不是工具”,我們應當慶幸被提醒,重新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不要滿不在乎繼續做一顆“螺絲釘”。對於這樣一位擅用畫筆戳破錶象、探究“社會病”的天才畫家石田徹也,小夥伴們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