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寶寶學會走路時前期爸爸媽媽可以用雙手搭着寶寶的小手保持平衡,但是慢慢的最好讓寶寶脫離開父母的依靠而是自己扶着牆或者桌子走,這樣漸漸的他就會鬆開這些扶着的東西,然後學會自己慢慢走。爸爸媽媽在引導寶寶走路時動作不要太用力,輕輕的扶着就可以,以免有脫臼的情況。

嬰兒大約一歲時就會長時間站立。緩慢爬行不能滿足寶寶的獵奇心理。他開始挑戰走路。看到寶寶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很多家長都感到非常感動。但同時移動這一階段更令人擔憂,因爲寶寶走路不穩必然會出現碰撞行爲,而且使用步行器也不安全。那麼,怎樣才能讓寶寶走得穩,學起來又快又容易呢?這就需要爸爸媽媽有正確的引導方式!

一、多爬行。爸爸媽媽可能會奇怪都要學走路了,爲什麼還要多爬行呢?因爲常爬行可以很好地鍛鍊寶寶大腿肌肉的力量,這樣可以爲他以後走路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如果想要寶寶走路時更穩更輕鬆,前期可不要總抱着寶寶不撒手了。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他盡情地去爬吧!而且記住不要在太軟的平面上爬行,這樣不利於寶寶練習。

二、蹬蹬腿。在寶寶有獨自站立的行爲時,這說明寶寶就要開始走路了。那麼這時就要鍛鍊寶寶腿部的伸展能力。因爲我們發現寶寶剛剛開始走路時腿都是直着的,不會彎曲所以就會不穩。媽媽可以托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雙腿離地,然後他自然就會做出蹬腿彈跳的動作。

三、扶牆走。在寶寶學會走路時前期爸爸媽媽可以用雙手搭着寶寶的小手保持平衡,但是慢慢的最好讓寶寶脫離開父母的依靠而是自己扶着牆或者桌子走,這樣漸漸的他就會鬆開這些扶着的東西,然後學會自己慢慢走。另外可以讓寶寶推着學步的推車,這樣也有利於寶寶走的穩一些。

四、學會轉彎。因爲寶寶剛剛開始走路的時候只會直線走,一般像轉彎這種動作都會比較遲鈍,所以有時身體就會不平衡導致摔倒。這樣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的教寶寶學轉彎,可以用玩具做引導,先是轉大彎,然後再慢慢縮小弧度。

注意事項:寶寶在學走路時畢竟身體骨骼等方面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一些事情

1、走路姿勢。如果剛開始走路姿勢不正確會影響以後,所以要引導寶寶正確的走路姿勢,不要向內偏,容易以後內八字。一般寶寶走路都會稍稍向外偏,這是正常的,但是注意也不要太偏。

2、多曬太陽。在學走路時可以補充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或保健品,平時多曬太陽,這樣能讓寶寶骨骼發育更結實。

3、輕拖拽。爸爸媽媽在引導寶寶走路時動作不要太用力,輕輕的扶着就可以,以免有脫臼的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