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時,分餐制與合食現象並行存在,並形成了一種“分餐制”與“合餐制”之間的一種過渡用餐方式“會食制”,即在主人請客人喫飯的時候,雖然大家都在一個桌子上喫飯,除了像餅或湯、粥等食物是採用合食的方式,其他的飯菜都由廚師或僕人按人頭分配好。社會文化變革的表現之一就是用餐方式的轉變,在飲食習慣上既有分餐,也有合餐。

5 月17 日~23 日是全民營養周,今年的主題爲“合理膳食免疫基石”。

這段時間,受疫情影響,人們對於用餐衛生有了更多的關注。2月,上海市文明辦等單位向市民發出倡議,讓每一張餐桌上的公筷公勺成爲健康上海的新時尚。北京、山東等地也都發布了分餐制、公筷使用的相關規範。

以前在外面都是聚一桌喫飯,現在突然分餐顯得有些“生分”。

其實,分餐制在我國自古就有,其歷史可以上溯至遠古時期。

分餐

——早該回歸的“食”尚

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類必須通過協作勞動獲得食物,把食物平均分爲等份進行分配再進食。這種先把食物分成每人一小份再喫的方式,就是分餐制的早期形式。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生產力逐漸提高,食物也日漸充足。商代之後,人們實行分餐制,這不僅是根據當時的生產狀況而定的,同時也是當時禮制思想的體現,即“定等級,明貴賤”。周代可以被視爲中國分餐制的正式開端,西周時已經建立森嚴的等級制度,並用“禮”的形式加以強化。

秦漢時期,傳統禮儀道德的影響仍然存在,人們依然尊崇一人一案,正襟危坐的就餐方式。

漢代“獨尊儒術”使儒家觀念深入人心,有身份、地位的人均以儒家禮儀規範作爲行爲準則,再加上東漢時期品評人物風氣的盛行,使人們更加註意自己的行爲是否合乎規範。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但也是不同文化間充分融合的契機,以往單向的文化交流局面有所改善,草原遊牧文化在中原產生深刻影響。社會文化變革的表現之一就是用餐方式的轉變,在飲食習慣上既有分餐,也有合餐。合餐現象主要是在北朝開始出現,此時社會逐漸受到少數民族的飲食風俗影響,同時高桌大椅的出現也促使百姓同桌而食。

唐代時各種各樣的高足坐具已相當流行,垂足坐已經成爲標準姿勢。在唐代中晚期,中國人已經基本上拋棄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終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變。此時,分餐制與合食現象並行存在,並形成了一種“分餐制”與“合餐制”之間的一種過渡用餐方式“會食制”,即在主人請客人喫飯的時候,雖然大家都在一個桌子上喫飯,除了像餅或湯、粥等食物是採用合食的方式,其他的飯菜都由廚師或僕人按人頭分配好。後期合食逐漸佔據主流。

五代時期各民族再一次大融合。加上在這之前“高坐會食”已經成爲主流,因此到宋朝,中國人真正適應了坐高椅子、聚餐喫飯的習慣。因此,宋代是合餐的就餐方式定型鞏固時期,現代意義上的合餐方式已經形成。到明清時期,合餐的就餐方式已經完全定型。

圍桌合餐是現代中國人的主要用餐方式,但合餐可能帶來疾病傳播。對於分餐,有人雙手贊成,也有人認爲“沒必要”“矯情”“麻煩”。

事實上,“分”與“合”並非單選題,並不絕對矛盾,只是需要轉變觀念。

那如何才能既保留我們傳統的飲食文化,又要保護好個人的健康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倡導“合餐分食”。也就是大家在一起用餐,用公筷把食物取到自己的餐盤裏食用。

作者: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周明珠 馬冠生

來源:健康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