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的吴越争霸最终以越王勾践的胜出而告终,吴王夫差被勾践翻盘,成就了春秋最后一个辉煌的越王朝,也成就了勾践卧薪尝胆的经典故事。在勾践卧薪尝胆的过程中,勾践的臣子一直不离不弃,文种接管越国的内政,而范蠡则军事辅助,出谋划策。一文一武都有了之后,还有一个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计然,对于越王勾践来说其主要贡献是在经济方面,为勾践的复仇带来足够多的钱粮支持。
勾践被困于会稽山上时曾经向计然问计,这个时候的勾践虽然还是阶下囚,却依然还保留着复国的愿望,当然只有愿望还不行,还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勾践就向计然问策。在随后计然的策略中,每一条都关系到越国的经济实施过程中,范蠡用了其中的五条就将越国带出了泥潭,恢复强大,计然功不可没。其实计然一直都是高才,只不过计然在春秋末期寻求官职的道路上不是很积极,以致在列国之间名声不显,其很多计策也是在范蠡身上才真正显现出来。
计然策有以下几个方面,策一:贵出如粪土,见取如珠玉。指的是商品的价格上涨的时候,生产者们就会集中精力去生产这些价格高昂的产品以此寻求更高的利润,当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这一个方面的时候,就会造成产能过剩,价格暴跌,反之也是一样,大家都不愿意去触碰的东西,就会因为物以稀为贵而价格高昂。所以追求利润不能没有限度,在适当的时候抛出才不会造成过山车之后的巨大损失。
策二: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经营活动需要根据市场规律进行,提前准备好自己的货物。天未雨而备伞,天未凉而备衣,在事情发展之前就准备好这些,将会带来非常好的收益。
策三:财币欲行如流水。资金不能在手里一直积压,需要流通,就算是利润不高的交易也应该将资金流转起来,毕竟高利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薄利多销的时机却比高利润的机会多太多。资金流通起来产生收益总比放在手里慢慢消耗完要好。
策四:务完物。就是不能以次充好,用坑害别人来赚取利润。这一点也非常好理解,计然之所以会讲到这一点,也是提到了信用问题,古时候的人买东西的机会本来就不是狠多,商业圈子大多也就是周边的街坊邻居,一旦你的东西让别人觉得吃亏了,以后就再也不会到你这里采购,那么就相当于断掉了自己的财路。
策五:择人任时。这一条是其他几条的补充,同时也是对于商业行为主体——人的建议。商业行为始终是以人为单位在进行,人的行为也直接影响到之后的商业后果,所以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就成为关键。选择合适的商业伙伴,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商业合作,才能最大限度的赚取利润,这就是择人任时。
勾践回到越国后,任用范蠡,而范蠡依照计然的几个计策在十年之内迅速建立起强大的越国,最终吞并吴国。范蠡也在灭吴之后,依然使用计然策,最后成为了后世商业鼻祖——陶朱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