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的吳越爭霸最終以越王勾踐的勝出而告終,吳王夫差被勾踐翻盤,成就了春秋最後一個輝煌的越王朝,也成就了勾踐臥薪嚐膽的經典故事。在勾踐臥薪嚐膽的過程中,勾踐的臣子一直不離不棄,文種接管越國的內政,而范蠡則軍事輔助,出謀劃策。一文一武都有了之後,還有一個人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計然,對於越王勾踐來說其主要貢獻是在經濟方面,爲勾踐的復仇帶來足夠多的錢糧支持。
勾踐被困於會稽山上時曾經向計然問計,這個時候的勾踐雖然還是階下囚,卻依然還保留着復國的願望,當然只有願望還不行,還需要一套切實可行的辦法,勾踐就向計然問策。在隨後計然的策略中,每一條都關係到越國的經濟實施過程中,范蠡用了其中的五條就將越國帶出了泥潭,恢復強大,計然功不可沒。其實計然一直都是高才,只不過計然在春秋末期尋求官職的道路上不是很積極,以致在列國之間名聲不顯,其很多計策也是在范蠡身上才真正顯現出來。
計然策有以下幾個方面,策一:貴出如糞土,見取如珠玉。指的是商品的價格上漲的時候,生產者們就會集中精力去生產這些價格高昂的產品以此尋求更高的利潤,當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到這一個方面的時候,就會造成產能過剩,價格暴跌,反之也是一樣,大家都不願意去觸碰的東西,就會因爲物以稀爲貴而價格高昂。所以追求利潤不能沒有限度,在適當的時候拋出纔不會造成過山車之後的巨大損失。
策二: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經營活動需要根據市場規律進行,提前準備好自己的貨物。天未雨而備傘,天未涼而備衣,在事情發展之前就準備好這些,將會帶來非常好的收益。
策三:財幣欲行如流水。資金不能在手裏一直積壓,需要流通,就算是利潤不高的交易也應該將資金流轉起來,畢竟高利潤的機會並不是很多,但薄利多銷的時機卻比高利潤的機會多太多。資金流通起來產生收益總比放在手裏慢慢消耗完要好。
策四:務完物。就是不能以次充好,用坑害別人來賺取利潤。這一點也非常好理解,計然之所以會講到這一點,也是提到了信用問題,古時候的人買東西的機會本來就不是狠多,商業圈子大多也就是周邊的街坊鄰居,一旦你的東西讓別人覺得喫虧了,以後就再也不會到你這裏採購,那麼就相當於斷掉了自己的財路。
策五:擇人任時。這一條是其他幾條的補充,同時也是對於商業行爲主體——人的建議。商業行爲始終是以人爲單位在進行,人的行爲也直接影響到之後的商業後果,所以一個人的道德品行就成爲關鍵。選擇合適的商業夥伴,在合適的時機進行商業合作,才能最大限度的賺取利潤,這就是擇人任時。
勾踐回到越國後,任用范蠡,而范蠡依照計然的幾個計策在十年之內迅速建立起強大的越國,最終吞併吳國。范蠡也在滅吳之後,依然使用計然策,最後成爲了後世商業鼻祖——陶朱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