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心華(左)與建檔立卡戶趙金芝(右)親切交談。 (寧心華 提供)

快速發展的湘西經開區。 張術傑 攝

本報記者 童光麗 通訊員 顏 姍

二三十歲的年輕幹部,能做好駐村扶貧、徵地拆遷、“兩違”整治這些與羣衆打交道、重要的工作嗎?對此,湘西經開區幹部寧心華,以行動和業績說:只要用心,沒有啃不下的“硬骨頭”。

因爲工作出色,2019年,他獲評湘西州先進工作者。

5月12日,記者深入湘西經開區這片開發的熱土,感受寧心華的用心、用情。

2015年,捧捧坳社區被評定爲湘西經開區唯一的扶貧村。時年25歲、從部隊退伍、在吉首市太平鎮做過計生專幹的寧心華,主動請纓去社區擔任第一支書。

捧捧坳社區有171戶676人,是一個純苗寨。其中,5戶屬建檔立卡戶。到任後,寧心華逐戶上門瞭解情況,然後制訂幫扶措施。針對社區居民大都是徵地居民,手頭有資金卻大多不知如何打理這一實際,他引導居民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和小規模經濟實體創業。對5戶建檔立卡戶,他則根據其各自情況,出臺不同的幫扶措施。

趙金芝是其中一名建檔立卡戶。40多歲的她一人拉扯着兩個孩子,家中無勞力,無穩定收入,生活困苦。寧心華先在社區幫她聯繫了一份清掃保潔的工作。得知她在社區有宅基地,寧心華又多方瞭解政策,幫助其辦理建房手續。再後來,他又聯繫一家愛心企業資助建材。就這樣,趙金芝家建起了三層半樓房。利用地處城市邊緣的優勢,她將半層用於自家居住,其餘三層出租,一年租金可達兩萬餘元。由此,趙金芝成了“包租婆”,一舉脫貧。

在寧心華的幫助指導下,社區中不少人成爲米粉店老闆、農家樂老闆、小賣部老闆等,小型實體經濟達30餘家。該社區也成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達標社區,無一例返貧。

2015年下半年,寧心華被安排到捧捧坳社區任徵地拆遷項目組組長。隨即,如何如期拆遷,保證開發進度,成爲擺在寧心華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徵地拆遷中,根據經開區出臺的《規劃範圍內墳墓搬遷及墓碑移裝補償及獎勵辦法》,寧心華特別用心做好移風易俗引導和相關政策宣講。那段時間,他和社區幹部每天早上5點就上班到崗,晚上10點才下班;白天組織社區幹部遷墳、量地,晚上則上門入戶宣講,鼓勵居民移風易俗,對陳年老墳就地深埋或就地推平,節約耕地。由於政策公開透明、宣傳引導得當,僅用三個月,便完成武陵山大道延長線等多個項目徵地任務1200餘畝、遷墳280餘冢,並在開發區首創一個社區一天內遷墳68冢的記錄。

“該68冢大都是就地深埋,省去了舊式遷墳的繁瑣與複雜,徵地拆遷效率大大提升。”寧心華說。由此,他與工作人員將別人認爲的“不可能”變成了現實,確保了項目如期順利完工。

2017年,寧心華調往湘西經開區行政執法大隊任教導員、“兩違辦”副主任,主要負責“兩違”整治。

到任後,寧心華經過用心思考,實施“三步走”。第一步,摸底數、建臺賬。他與同事對湘西經開區所有居民建築逐一調查,認證437處屬“兩違”建築。第二步,分批分類處置。本着先易後難的原則,先清理一批,並通過拆除宣傳教育帶動一批,最後通過司法程序,強拆一批。第三步,便是清零。

雙河社區的林永紅曾是一名違章戶。2018年7月,當寧心華與工作人員來到他建在居民安置區的違規養豬場調查時,林永紅情緒激動,並拿刀威脅。後來,寧心華與同事送認定結果時,林永紅又躺在執法車下,再次威脅。爲順利拆除這一影響民生項目的違規建築,寧心華每晚來林永紅家做工作,同時將心比心,站在林永紅的角度,考慮豬場拆除後的實際困難。後來,寧心華爲林永紅算了一筆賬,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對其進行合理補償, 同時還幫其聯繫解決了養殖的60頭豬的銷路問題。如此一來,林永紅沒有了後顧之憂,主動拆除了違章建築。

兩年來,寧心華與同事堅守原則,堅持一碗水端平,將心比心維護羣衆合法利益,極大地推動“兩違”整治順利進行。2019年,隨着最後10戶“釘子戶”被相關部門依法處理,其違章建築被依法拆除,湘西經開區“兩違”率先在全州實現“清零”。

如今,寧心華依然奮戰在“兩違”整治崗位上,帶領隊員以“拆”帶“控”,通過嚴格管控,力爭從源頭杜絕“兩違”,確保湘西經開區20多平方公里範圍內建設有章有序。

(湘西網-團結報)

( 童光麗 顏 姍)

(孫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