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議依託種質資源優勢區或中藥材產業聚集區,因地制宜建設瀕危稀缺道地藥材生產基地,開展野生資源保護和撫育,加強野生撫育與人工種植馴化技術研究。建議各級政府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規模大、實力強的中藥飲片加工企業和中成藥生產企業,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原料加工、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優勢,深入挖掘道地藥材的藥用、食用、保健、化用價值,研製中藥飲片、中成藥產品,開發“藥膳”、“藥酒”、“藥浴”等周邊產品,帶動區域內產業由原材料產出向精深加工轉變,延長產業鏈條,提高中藥材產品附加值。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獸藥飼料監察所副所長張莉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中,中醫藥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中藥材廣植於我國貧困地區,中藥材種植是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是增加農民收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獸藥飼料監察所副所長張莉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

近年來,中藥材種植面積、市場成交額雖然連年增長,但是中藥材質量良莠不齊、產業規模化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統一協調機制尚未形成、種質資源保護力度不夠、龍頭企業產業帶動不足、質檢流通體系建設滯後、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等問題制約着產業的發展。對此,張莉在兩會上提出瞭如下建議。

加快構建政策體系,推動“土產”變“特產”。在資金支持方面,設立中藥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野生種質資源保護、生產標準、質量檢驗、倉儲物流、加工研發等體系建設等。在科技支撐方面,加強農技隊伍專業培訓,強化田管技術指導。鼓勵經營主體與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建立“產、學、研”合作研究機制。在政策保障方面,強化地方政府對中藥材晾曬、科研、加工等用地需求保障,鼓勵保險公司開發主要道地藥材種植險種,提高產業抗風險能力。

加強種質資源保護,推動“種源”變“資源”。歷史上,道地藥材多數來源於野生資源,區域特徵明顯,數量有限,加強瀕危稀缺道地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刻不容緩。建議依託種質資源優勢區或中藥材產業聚集區,因地制宜建設瀕危稀缺道地藥材生產基地,開展野生資源保護和撫育,加強野生撫育與人工種植馴化技術研究。引導龍頭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分品種、分區域集成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技術規範,開展道地藥材提純復壯、擴大繁育和展示示範,提升優良種子(苗)供應能力。

引進產業龍頭企業,推動“藥材”變“藥品”。中藥材產業鏈主要包括藥材種植(養殖)、中藥材加工炮製及中成藥生產銷售等環節,其加工製藥環節越長,經濟效益就越高。建議各級政府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規模大、實力強的中藥飲片加工企業和中成藥生產企業,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原料加工、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優勢,深入挖掘道地藥材的藥用、食用、保健、化用價值,研製中藥飲片、中成藥產品,開發“藥膳”、“藥酒”、“藥浴”等周邊產品,帶動區域內產業由原材料產出向精深加工轉變,延長產業鏈條,提高中藥材產品附加值。

激發產業要素活力,推動“市場”變“中心”。中藥材不同於其他特色農產品,其市場化程度高,受市場供需關係影響大,只有盤活資產、信息、物流等關鍵要素,才能實現以市穩產,以銷促產。建議進一步加強中藥材交易市場建設,打造中藥材產業聚集區,建成一批集倉儲物流、市場交易和電商平臺爲一體的現代化交易中心。設立中藥材期貨交易中心,發展大宗中藥材期貨貿易,優化市場信息和資源配置,降低市場風險,推動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帶動藥農增收致富。

加快產業融合發展,推動“產地”變“勝地”。道地藥材種植歷史悠久,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生態資源豐富。建議道地藥材主產市圍繞唱好“文化曲”、打好“生態牌”、做好“藥文章”,深挖本地道地藥材歷史,引導中藥材產業與科普、旅遊、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依託龍頭企業,建立道地藥材博物館、文化園、特色小鎮,支持新型經營主體拓展中藥材基地多功能性,開發中藥材農事體驗活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藥材休閒觀光農業,豐富產業業態和內涵,拉長醫藥產業鏈條,讓中藥材產業發展更好惠及當地貧困羣衆。

建立制度保障機制,推動“產業”變“支柱”。實現鄉村振興,首先需要推動產業振興,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建議從國家層面建立獎懲問責機制,並完善相關制度法規,明確目標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各省級建立完善中藥材產業調度推進機制,加強各環節主管部門交流協作,形成工作合力。系統謀劃中藥材產業發展路徑,研究制定《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深入開展中藥材產業調研,着力攻克當前制約產業發展瓶頸問題。強化中藥材生產、加工、流通環節調度,引導產業做大做強,市場規範有序,充分發揮中藥材產業“特色”、“高效”屬性,使之成爲鄉村振興的支柱性產業,實現貧困地區的內源性脫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