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我們健康的時候對疾病、身體往往有着相對客觀、正確的認識;當我們變成病人之後尤其患有風溼病、自身免疫病的時候心理狀態就不同了看待疾病的態度容易差生偏差從而產生錯誤的“疾病觀”不能客觀、正確對待疾病並在治療過程中走了彎路。

我淺談幾點病友普遍存在的不正確“疾病觀”供大家參考。

1、疾病初起病人容易“掉以輕心”。一些風溼免疫病例如紅斑狼瘡、硬皮病等其早期症狀較爲輕微主觀沒有明顯的痛苦體驗(如關節痛、發熱、呼吸困難、身體浮腫乏力等)但此時腎臟損害(如尿蛋白)、肺臟損害(如肺間質改變)、血小板減低等“暗箭”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內臟。故應到正規單位好好診治。

2、得知患病後“過度擔心”。風溼免疫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在內不是“絕症”並且大部分治療效果很好經過治療可以像正常人一樣上學、工作、結婚、生育家庭事業美滿。有一些網上的信息比較陳舊沿用10年、20年前的數據和觀點讓我們覺得“某些病很嚴重”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3、接受治療的時候“急於求成”。生病之後一開始不夠重視沒有好好治療到了病情加重或療效不好的時候病人便非常急切的希望“得到根治或者快速好轉”多處奔走花錢不少、身心疲勞還是沒有取得“應有效果”。病人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事物有客觀規律――風溼病的治療是一個有規律可循、有步驟可依、有經驗可依、與時俱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4、盲目相信某些醫藥、醫療廣告。某些單位(私營居多)、醫托等披着“部隊、祖傳、最新發明”等外衣迎合病人的心理需求使用“快速、根治、純中藥、無毒副作用、免疫調節、平衡療法”等等不負責任、誇大、吹噓的字眼和信息很容易取得病人的信任。看病之前多聽聽身邊親人朋友、醫務人員的意見可以少走彎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