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年,李鴻章和曾國藩策劃選送幼童出洋這一“千古未有之奇事”時,滿懷期望這些出洋學生在掌握西人擅長之技後,可以幫助中國漸圖自強。他們被分配到了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四十多戶美國人家中,快速適應着在美國的生活,然而當半數孩子開始了他們的大學學業時,大清國卻突然提前終止留學計劃,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國。

1840年鴉片戰爭,清朝的冷兵器在經過工業革命後英國的炮火下,不堪一擊,戰後清朝政府痛定思痛決定實行洋務改革。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間,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學生赴美國留學。這批學生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因此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這批幼童遠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個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輕共和國,開始了他們計劃長達15年的留學生活,李鴻章等洋務派對他們給予厚望。
他們被分配到了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四十多戶美國人家中,快速適應着在美國的生活,然而當半數孩子開始了他們的大學學業時,大清國卻突然提前終止留學計劃,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國。
回國後的留美學生參與了中國最早的電報、礦山、鐵路的建設。他們歷經中法海戰,中日甲午海戰……當年,李鴻章和曾國藩策劃選送幼童出洋這一“千古未有之奇事”時,滿懷期望這些出洋學生在掌握西人擅長之技後,可以幫助中國漸圖自強。
可是,當留美幼童回國之後,在變革的道路上舉步維艱的國家卻接二連三遭受致命的重創,這批飽受歐風美雨薰陶的學子是中國礦業、鐵路業、電報業的先驅。他們中出現了最早的大學校長,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回國後的這批西學所造之子歷經中國晚清政壇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國的榮辱興衰。
這是一個百年的傳奇,一羣孩子的悲歡離合,一個古老國家的命運跌宕,他們是荒原中第一個探路人,是驚濤裏最早的遠航者,他們歡樂、哭泣、成功、失敗,他們親歷激盪的百年,被遺忘,又被重新發現。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