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唐服流雲天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甲午戰爭的失敗,狼君悽入肝脾,現在也只是看一些記載北洋海軍的書籍,對於關於甲午戰爭或是北洋海軍的電影,還是不敢看,一想起來就是太可惜,太可惜,實在是太可惜,尤其是看到那些爲晚清殉葬的海軍健兒,慷慨赴死毫無畏懼的勇士,還是扼腕嘆息,甲午一戰,實在是太可惜了。
但對於說甲午海戰可惜歸可惜,悲痛歸悲痛,要說中國有沒有贏得機會,當然有機會,我們爲什麼會談甲午之戰甚痛,就是因爲我們本應該可以打贏的戰爭,打輸了,還把國運賠了進去。晚清政府的短視,官員的腐敗,白白地浪費了在當時世界上絕對一流的海軍士兵,也葬送中國海軍第一批一流的軍艦指揮官,以至於北洋海軍之後,民國海軍只能操練川江炮艦,海軍長期得不到發展,進入21世紀,才真正有了世界海軍的樣子。
甲午海戰北洋海軍失敗的原因,狼君從以下談幾點。
第一點,晚清政府從上至下,黨爭不斷,斷送人才。
當時的北洋艦隊中閩系軍官占主導地位,外籍軍官被嚴重排擠,包括外省的和外國的。先是排擠走了北洋海軍軍紀的一首建立者,治軍以嚴厲著稱的北洋海軍總教習英國人琅威理,在琅威理得一手錘鍊下,北洋海軍士兵的素質絕對一流。這些士兵僅僅經過1年左右的強化訓練,就成爲精通船藝、天文算術,能熟練操作船上各種設備、武器,而且還能熟練運用英文口令的優秀水兵。
排擠走了琅威理,提督丁汝昌被閩黨架空,威令不行。可以說好好一支海軍,就被中國人固有的籍貫裙帶給拖垮了。這種同鄉抱團排擠外鄉人的做法,到現在的中國也不曾消失,又有多少事,潰於這種蟻穴。軍紀不嚴的中級軍官亂了,擁有一流素質的軍官和擁有一流素質的士兵,便失去了聯繫。
第二點,一時興起組建的海軍,過了興致便不再重視。
北洋海軍自建軍後受戶部停購外洋軍火禁令的限制,數年間沒有能再添一艦一炮,甚至連火炮需用的彈藥都無法獲得,而這段時間恰好是世界海軍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的時代,日本則抓住機會傾力擴充海軍,購買了一大批新式的艦船,至甲午戰爭前夕日本海軍的實力已經超越北洋海軍,躍居亞洲第一。
而北洋海軍由於晚清統治者失去了對發展海軍的興趣,導致軍艦式樣陳舊、火力單薄且在燃煤、彈藥等供應上都問題重重。固然北洋海軍擁有素質一流的海軍士兵,但是器不如人,面對素質同樣不弱的日本海軍士兵,輸就輸在了器不如人上。看看晚清打得仗,好不容易士兵的素質上來了,又輸在了器不如人身上,心裏難受啊!
第三點,日本敢於冒險,裝備了下瀨火藥,攻擊力大增。
下瀨火藥,可以說是日本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中的制勝法寶,北洋海軍本就缺乏彈藥,又喫了炸藥威力不足的虧。下瀨火藥在當時的性能十分不穩定,當時的各國主流海軍都因這類炸藥安全性過低而沒有裝備,但日本爲了擴張已經不管不顧,不穩定但是威力巨大的下瀨火藥,便成了威力和制勝的保證。
而當時的北洋海軍,還裝備着大量的實心穿甲彈,僅有的少量開花彈也是威力偏小的棉火藥,殺傷力與日本的下瀨火藥有着巨大的差距。海戰中“平遠”艦曾有一枚260毫米的炮彈擊穿了日本輔助巡洋艦西京丸號,停在了他的船艙內。如果這不是一顆穿甲彈,而是一顆開花彈,也許這艘商船改成的輔助巡洋艦,早就沉入海底了。
下瀨火藥充填的開花彈,靈敏度極高,即使命中的繩索都能引發爆炸,而且爆炸後不僅會形成強大的衝擊波和數量衆多炮彈破片,還會燃起中心溫度高達上千度的大火,號稱可以點燃鋼鐵,在水中都能燃燒,燃燒過程中還會釋放黃色的有毒氣體,北洋海軍就在這方面喫了大虧。但下瀨火藥也給日艦帶來了傷亡,“平遠”艦一炮擊穿日本旗艦“松島”的主炮塔,引起下瀨火藥殉爆,直接炸廢了“松島”主炮。
第四點,晚清消極應戰,錯失殲敵良機。
縱觀整個甲午中日戰爭,晚清政府一直錯失良機,消極應戰。日本的野心早已經顯現出來,晚清政府卻視若無睹,坐視日本海軍強大起來。1882年和1884年朝鮮相繼發生“王午兵變”、“甲申事變” ,起因均爲日本意圖介入朝鮮內部事務,事起後北洋水師軍艦作爲威懾力量被立刻派遣至朝鮮沿海,憑藉軍艦對日本所絕對實力優勢,迅速平定了叛亂。
但晚清政府卻沒有真正認識到日本的威脅,沒有在日本成長的萌芽階段將其剿滅,甚至放棄了師出有名的“長崎事件”。而後爆發的黃海海戰,本已取得優勢,重創日艦,卻未能及時向日本海軍發難,反而“避戰保船”不再出戰,坐等日本戰艦修復前來覆滅北洋海軍。倘若北洋水師能夠主動出擊,也許結果不會是這個樣子。
細看甲午海戰史,看到了第一批海軍建設者的勇敢,看到了爲民族求強盛的熱血。但是甲午一戰卻葬送了中國的大好前程,切膚之痛。我們爲什麼嘆息,因爲我們覺得可以打贏,能打贏的仗卻沒打贏,而現在的日本就立在那裏,當年吸我們骨髓喝我們鮮血的日本就在那裏,天道有輪迴,總有一天,報應會來的。
本文章爲狼君歷史原創,表達僅爲作者自己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
關於文章的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評論,支持狼君歡迎留言點贊轉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