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作者:李麻花

《1》

520過後這兩天,福州一直在下雨。

麻花想問,這世間的渣男們究竟是起了多少誓,說了多少謊?

害得這天氣遲遲不放晴。

溼漉漉的雨天,不宜出門。於是待在房間裏看了會直播。

看到某主播在介紹她們家的老叢泡法。

摻着濃濃的地方音,她說巖茶的前四衝要加在一起喝。

什麼?

麻花聽錯了嗎,豎起耳朵再仔細聽了一遍。

原來是沒有聽錯。

她說巖茶的前四沖茶湯兌成一道茶再喝,可以增加稠度。

額,按那位主播大姐的說法,武夷巖茶不是成了大雜燴?

好好的武夷巖茶,要按東北亂燉的方法喝,你要幹啥。

《2》

看到這,東北的茶友們可要見諒。

大亂燉,大雜燴,小雞燉蘑菇,這些東北菜式麻花也愛喫。

尤其是東北亂燉的貼烀玉米餅,味道真的特別贊。

冬天的時候,喫上一鍋熱騰騰的燉菜,特別暖身。

但喝武夷巖茶,還是別用大亂燉的方法了。

用蓋碗一衝一衝的泡茶,品嚐,纔是最好的做法。

像中秋節的時候,喫新鮮的紅鱘,白灼風味最好。

越是簡單的烹飪,越能嚐到食物本身的原味。

喝茶也是一樣,少一些花裏胡哨的做法,實實在在的喝茶。

從第一衝,一直喝到最後一衝。

更能夠感受到好茶的香、清、甘、活等韻致變化。

如果將四沖茶湯加在一起喝,那可嘗不到細膩的滋味變化了。

特別是好巖茶,每一衝,每一道,都有不同的風味。

不久之前,剛喝了一泡L君帶來的拼配茶。

那拼配的技術,真真是沒得說。

從第一道,一直泡到第七衝,每次泡出來的茶湯都是不一樣的感覺。

第一泡茶喝入口,覺得它像雀舌的妖嬈勁。

後面再喝,又像北斗的木質味。

然後的然後,陸續還喝出了鐵羅漢、水仙、黃觀音、奇蘭的影子。

每一沖泡出來的味道,都不大一樣,變了又變。

讓人一邊喝茶,一邊心癢難撓,這到底是怎麼拼出來的茶?

論滋味的變幻莫測,可比三國裏的左慈還厲害!

如果將香氣、滋味層次豐富的巖茶,混在一起喝。

那可就成牛嚼牡丹了。

按那位主播大姐介紹的泡法,大家也沒必要用蓋碗逐次的泡巖茶了。

直接用一個大茶壺泡,多悶久一會,讓茶味源源不斷的浸出。

那這樣,豈不是將能泡好幾道茶湯的茶味物質,濃縮成一塊?

論滋味的濃與重,用大茶壺簡單粗暴的泡茶方法,可比前四沖茶湯加在一起的做法好多了!

《3》

多衝茶湯加在一起喝,可以增加稠度嗎?

當然不行,不科學。

按這樣的說法,豈不是一泡茶在喝的時候,將全部泡出來的茶湯合在一起喝。

不僅是前四衝的茶,甚至連前七衝,前十衝的茶湯,全部加在一塊。

那得出來的大雜燴茶湯,豈不是能達到超級、無敵、爆炸極的濃稠度?

從平時的喝茶常理去推算,壓根是不可能嘛。

濃≠厚,淡≠薄。

茶湯滋味濃,但不代表茶湯有稠度。

湯水的醇厚程度,和茶葉的內在實力積累有關。

內質單薄的劣質茶,泡不出有內容的茶湯。

相反泡出來的湯水,寡淡無韻,沒有厚度,也沒有飽滿度。

淡寡無韻的茶,喝起來和白開水,沒有太大的差距。

泡茶喝茶時,將十杯涼白開加在一起,得到的還是白開水。

就茶湯的本質而言,根本沒法得到質的飛躍。

故而說,推薦武夷巖茶用東北亂燉的方法,將泡出來的茶湯加在一起喝。

那根本就是黑貓彈琴,瞎扯淡!

《4》

喝巖茶,該如何讓茶湯更飽滿?

答曰,選好茶。

要不然,光是從泡茶方法上玩花樣,完全沒用。

一泡內質普通的外山茶,哪怕在泡茶過程中無所不用其極。

最後泡出來的茶湯風味,仍舊是淡寡無韻的。

武夷巖茶的湯感稠度、厚度、韻致感,和山場環境有關,和做青、焙火的工藝有關。

山場好,根正苗紅的正巖山場出身。

那麼論茶青的品質,就已經高出了一大截。

那些家裏分到正巖山場的茶農,但凡他們做茶工藝別太差,做出來的成品都能實現很高的水準。

巖茶工藝繁瑣,按某位朋友提的“大紅袍的加工過程比其他茶都要來得複雜。”

這番話,確實沒說錯。

武夷巖茶的加工,要攤晾,要搖青,要走水,要揉捻,做青要做熟做透。

初制完成後,還要拿去焙火。

並且好巖茶在焙火時,還要講究文火慢燉,不能直接將火焙高。

等到最後,焙火焙到透徹後。

好巖茶的最終上市期,已經到了下半年。

到那時,等到新茶的褪火完畢。

茶友們才能夠在一泡好茶裏,喝到有香、有水、有韻的茶湯!

《5》

常有這樣的說法。“巖茶,一衝香,二沖水,三衝四衝是精華。”

一衝香,指第一道泡出來的茶湯落水香最好。

二衝香,指第二道的茶湯,湯感體驗最好。

三衝四衝是精華,則是字面上的意思。

先不提這樣的說法,說得準還是不準。

光按開篇介紹的方法,將前四衝的茶湯累計相加,是不是混合成一道有香、有水、還有精華的茶湯呢?

說一句大實話。

這樣的想法,完全是白日夢。

第一沖泡出來香氣就馥郁炸裂的高香茶,最好是及時喝。

因爲落入到茶湯裏的芳香物質,屬於揮發物,不穩定。

等到泡好四沖茶後,再加在一塊喝。

那麼原先泡出來的茶湯,落水香早早就散開了。

飄散在空氣裏,如一滴水落到了汪洋大海,再也找不到蹤跡。

所以,當泡一款香氣高揚的巖茶時,最好是要及時聞香、及時喝茶。

一款茶究竟能香多久,只有風知道。

泡好的茶湯磨蹭半天不去喝,將茶湯徹底放冷,後面就喝不到馥郁香氣了。

將前四衝的湯水相加,根本喝不到更好的香氣。

喝到的只能是飄淡的茶香,香氣雜糅在一起的湯。

不論怎麼喝,怎麼品,都嘗不到更好的層次感!

《6》

麻花接觸過很多喝茶的前輩,他們都很低調。

現實生活裏,一個人懂得越多,往往越謙虛。

反而不大懂茶的人,卻總一天到晚想博眼球、博關注。

用特立獨行的方法喝茶;

用東北亂燉的做法喝巖茶;

用凹姿勢,倒立翻轉式飲茶等等。

千奇百怪,無所不有。

按麻花來看,咱們好好的喝個茶,幹嘛要玩這麼多花樣式呢?

蓋碗泡,公杯分茶。

一泡茶,一回品。

一衝,兩衝,三四衝,逐次的將泡出來的茶湯風味完整品味。

按這正常的喝茶做法,喝到的茶味豈不是更美?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