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答辯會共分三場依次進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主任張敏鳴教授擔任田鳳娟、蒲彩玲和許方怡碩士的答辯主席,邵逸夫醫院放射科科室顧問、原放射科主任章士正教授擔任董雪和徐書峯碩士以及周曉璇博士的答辯主席,浙一醫院放射科陳峯和阮凌翔主任醫師、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丁忠祥主任醫師、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申有青與唐建斌教授以及邵逸夫醫院放射科鄧麗萍主任醫師和張峭巍副主任醫師擔任答辯會委員,胡紅傑和孫繼紅主任醫師作爲導師和答辯委員也分別參與到此次答辯會中。此次答辯會“熱鬧非凡”,由胡紅傑主任醫師指導的碩士研究生田鳳娟、蒲彩玲、許方怡和博士研究生周曉璇以及由孫繼紅主任醫師指導的兩位碩士研究生董雪與徐書峯順利通過論文答辯,同時吸引了十餘位醫生、研究生、進修生等到場旁聽學習。

2020年05月20日下午1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放射科夏季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會在邵逸夫醫院4號樓11樓第一會議室成功舉行。此次答辯會“熱鬧非凡”,由胡紅傑主任醫師指導的碩士研究生田鳳娟、蒲彩玲、許方怡和博士研究生周曉璇以及由孫繼紅主任醫師指導的兩位碩士研究生董雪與徐書峯順利通過論文答辯,同時吸引了十餘位醫生、研究生、進修生等到場旁聽學習。

本次答辯會共分三場依次進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主任張敏鳴教授擔任田鳳娟、蒲彩玲和許方怡碩士的答辯主席,邵逸夫醫院放射科科室顧問、原放射科主任章士正教授擔任董雪和徐書峯碩士以及周曉璇博士的答辯主席,浙一醫院放射科陳峯和阮凌翔主任醫師、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丁忠祥主任醫師、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申有青與唐建斌教授以及邵逸夫醫院放射科鄧麗萍主任醫師和張峭巍副主任醫師擔任答辯會委員,胡紅傑和孫繼紅主任醫師作爲導師和答辯委員也分別參與到此次答辯會中。

受疫情影響,蒲彩玲同學未能來到現場,採用線上音視頻直播方式完成論文匯報,其餘五位研究生則通過傳統線下方式進行論文答辯。各位研究生研究方向各異,蒲彩玲利用心臟磁共振組織追蹤技術評估HCM患者的心肌應變情況,並探究了心肌應變參數對HCM患者有無VAs的預測價值;許方怡分析純磨玻璃樣肺腺癌的不同病理浸潤程度之間的影像學和影像組學特徵差異,評估影像組學對於純磨玻璃樣肺腺癌浸潤性程度的診斷價值;田鳳娟評價MRI簡易序列和傳統序列在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分類、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分型中的診斷一致性,爲日常診斷提供了一種提高乳腺MRI診斷效率的可能;董雪通過採用以固體脂質納米粒爲載體,負載釓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和 熒 光 素 異 硫 氰 酸 酯 , 合 成 了 T1 磁 共 振 陽 性 增 強 對 比 劑 ——Gd-FITC-SLNs,並通過動物實驗探討了給藥方式對於潰瘍性結腸炎病竈的顯示產生的影響;徐書峯則探討了基於MRI的影像組學在直腸癌術前T分期的應用研究,爲臨牀直腸癌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輔助工具;周曉璇依次製備了兩性離子化可降解樹枝狀大分子、錳基聚酯樹枝狀大分子以及納米顆粒BHM等三種新型磁納米探針,並分別對其腫瘤診療應用的效果進行了評估。

答辯過程中,六位研究生從研究背景、選題思路、研究過程及結論等方面簡明地彙報了各自的研究,並對答辯委員會老師的提問進行了準確詳細的回答,答辯委員會老師們亦對各位研究生的論文進行了認真細緻的點評,並提出了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最後,各位答辯委員會專家們一致認爲六位研究生的論文設計合理,數據來源可靠,結果可信,對臨牀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且研究生論文撰寫流暢,層次清晰,邏輯性強,在答辯過程中表達清晰,思維敏捷,回答切題,已達到相應學位要求。最終,經答辯委員會討論並無記名投票,均全票通過六位研究生的論文答辯,建議授予相應醫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邵逸夫醫院放射科實力雄厚,科研平臺廣闊。此次答辯會,不僅爲學生和老師們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機會,也展示了放射科在研究生培養方面的優秀成果!

前排從左到右:張峭巍、丁忠祥、張敏鳴、阮凌翔、鄧麗萍

後排自左到右:汪惠琳、田鳳娟、胡紅傑、許方怡

前排自左到右:胡紅傑、丁忠祥、章士正、阮凌翔、鄧麗萍

後排自左到右:汪惠琳、董雪、孫繼紅、徐書峯

前排自左到右:孫繼紅、陳峯、章士正、申有青、 唐建斌

後排自左到右:陳小東、周曉璇、胡紅傑、吳瑕

許方怡 供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