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建議教育部出臺相關引導和激勵的指導性政策,對高校進行可行性強、操作性強的宏觀指導,使教師自覺主動地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科學增加課程難度,適度拓展課程深度,使大學生學業增壓成爲質的複合增長,避免異化爲量的簡單疊加。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院士呼籲:“在爲中小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爲大學生增壓,適當增加學業負擔。

原標題:“爲大學生增負”!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院士呼籲:“在爲中小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爲大學生增壓,適當增加學業負擔。”

中小學生減負問題多年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近日,“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爲中小學生減負”成爲熱門話題。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福建省委會主委吳志明領銜,崔玉英、邢善萍、雷春美、陳義興、湛如、曹暉等108名全國政協委員共同聯名,提交了《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爲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

“多年來,雖然政府和各地教育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推進教育減負,但實際上孩子們的負擔還是‘愈減愈重’。”吳志明說。

應該說,近些年,中小學減負問題一直是教育領域中的熱點和難點,尤其是近20年來,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幾乎年年都要推出減負舉措。但是,爲什麼中小學生的負擔並沒有真正減輕呢?

坊間有這樣的觀點:中小學生的校內負擔在減少,但是校外負擔在加重。

“其實,校內減負僅是一種理想狀態,實際上,學生的校內負擔是有增無減的。”吳志明說。很多中國學生便有了“做不完的作業”,這些作業中不僅有大量的重複練習,還有一些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題目,“比如注水試題,現實中怎麼會給水池一邊注水一邊放水,這多浪費水呀!”吳志明說,“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一位民建會員還在上小學的女兒要完成的學校作業多達101頁,一家人的假期是在‘寫作業’和‘陪寫作業’中度過的。”

教育部等九部委2018年聯合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明確並強化政府、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等各方責任。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院士認爲:“要落實這些措施,關鍵在於高考指揮棒的導向性改革。”

張改平說,當前“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機制,除了向中小學生層層傳導學業焦慮、層層加重學業負擔,還向一些大學生傳導了“一入大學萬事輕鬆”的消極觀念,使一些學生進入大學後,在嚴進寬出的機制下渾渾噩噩混日子、混文憑,甚至就像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所說:“現在大學裏,有些學生醉生夢死,這樣是不行的”。

因此,作爲大學校長的張改平呼籲:“在爲中小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爲大學生增壓,適當增加學業負擔。”

張改平在今年“兩會”上帶來的《關於爲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增壓的提案》中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建議教育部加快深化高考改革的步伐。

張改平認爲,高考改革只有以立德樹人爲根本,精準關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打破“一考定終身”的人才選拔傳統,才能做到切實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才能推進育人方式改革,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和人才培養觀。

二是建議教育部出臺激勵高校教師參與金課建設、堅決淘汰水課的指導性政策。

張改平說,目前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尚未完全扭轉,廣大教師對本科教學和課程建設的重視程度依然不足。各高校雖然也在陸續出臺相關引導政策,但尺度寬窄不同、激勵效果不一。因此,建議教育部出臺相關引導和激勵的指導性政策,對高校進行可行性強、操作性強的宏觀指導,使教師自覺主動地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科學增加課程難度,適度拓展課程深度,使大學生學業增壓成爲質的複合增長,避免異化爲量的簡單疊加。

三是建議高校自身進一步修訂完善教師評價考覈制度。

“我們時常強調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但是在許多高校這兩種地位依然不夠鞏固。”張改平說,“鞏固這兩種地位,必須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業績在校內績效分配、職稱(職務)評聘、崗位晉級考覈中的比重,把本科教學質量作爲各類分配、評聘、考覈的主要依據,尤其是要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落實本科教學工作考評一票否決制。”

教育部部長:

高校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

2018年6月中旬,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應該扭轉。高校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合理增加大學本科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可選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

同年,教育部下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再次強調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

圖片來源:新華社

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記者:潘志賢、樊未晨  整理:張力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