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牧羊”的故事,我們都聽過,但是在這段時間裏,其實他還娶了一位匈奴女子,生下來一個混血兒,而這個混血兒最後竟然直接成爲了皇帝的侍從,這是怎麼回事呢

“蘇武牧羊”的背景,是源於當時的新任匈奴首領單于希望和漢朝改善之前不友好的關係,他希望兩方能夠友好相處,交流文化,匈奴也會作爲邊界軍爲漢朝的軍事提供一份力量

爲了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當時四十多歲的蘇武就被皇帝立爲了中郎將,帶領一百多個人出使匈奴進行深一步的交流。而且他們還把之前戰爭扣留下來的匈奴使者帶回了匈奴,還帶了很多中原的禮物和文化知識,作爲友好的表示。

蘇武自然是很完美的完成了這個出使的任務,但是在他還在匈奴領地的時候,匈奴內部卻發生了內亂,尤其是匈奴上層,發生了極大的動盪,當時的首領單于遭到了手下的背叛,而蘇武的助手張勝也參加到了這場動盪之中,計劃是劫持單于的母親作爲要挾,但是計劃最終敗露了,張勝被單于抓到了,而作爲上司的蘇武也被列入的懷疑名單。

不過經過一番解釋之後,匈奴也知道了這件事和蘇武沒有關係,但是單于卻用高官厚祿誘惑他,讓他歸順匈奴。但是蘇武是一位愛國人士,他不會背叛自己的國家,即使是單于用嚴刑拷打等強硬的方式蘇武都仍然不屈服。

但是單于真的很想要這個人才,他不忍心放其回去,於是在嚴冬的時候就把他關到地窖裏,企圖用飢餓逼迫蘇武,但是蘇武還是不喫這一套,在地窖中靠着喫羊毛和雪還是活了下來。單于真的是被蘇武的愛國之心所感動,但是他還是沒放他回去,把他扔到了貝加爾湖放養,說是等公羊生了小羊才能放他回去,而且他還向漢朝傳出假消息,說蘇武在匈奴已經病死了,讓他們不要再等了。

就是在貝加爾湖旁,當時的荒蕪之地,蘇武生活了十九年,不過他的生活卻不是我們想象的這麼辛苦和貧苦,反而可能還過得很好,因爲蘇武被困的第二年,他的好朋友李陵就投靠了匈奴,他並不是主動投降的,他是被招安的,所以他跟其他的主動投降的人不一樣,他有更高的權利。

李陵十分尊重蘇武這種不屈的精神,還贈送給他十幾頭牛羊。到了後來還有單于的弟弟送給他一些馬匹,牲畜,衣服等等生活必需用品。而且蘇武還在牧羊的時候找了一位匈奴妻子,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蘇通國。因爲蘇武與妻子,企盼漢朝與匈奴兩邦早日和好,便給兒子起名通國。

不久,蘇武回到祖國,但是兒子卻被扣押在匈奴,因爲沒有財物贖回兒子,也因爲難以啓齒,畢竟當時的匈奴還被視爲野蠻人,如果讓他們知道的話,可能會影響名聲。所以蘇武回國後,並沒有馬上接回兒子。

皇帝感念蘇武的貢獻,看到他無後,便問其在匈奴是否有子,蘇武當時覺得難爲情,後來通過皇后的父親平恩侯許廣漢,向漢宣帝陳明原因,最終皇帝派使者帶財物去匈奴贖回蘇通國。

蘇通國接了回來,《漢書》對其記載很少,只有一句“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爲郎。”,意思就是說皇帝也很器重他,將其封爲郎官,而郎官就是皇上的侍從。

參考資料:《漢書·卷五十四》、《資治通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