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弒君者不少,陣斬帝王者卻不多。因爲古代帝王親自上陣者不多,陣亡者更不多,被有名有姓猛將陣斬者就更加不多。下面,我們就說說古代陣斬帝王四猛將,

靈姑浮(?—前496年)。春秋時期越國名將,官至大司馬。勾踐登基時,親自掌管大將軍印,封靈姑浮爲大司馬。闔閭十九年(前496年),吳王闔閭興師伐越,兩軍在今浙江省嘉興南交戰。吳王闔閭親自上陣,靈姑浮與之對陣,雙方戰戈相擊,最後靈姑浮佔上風,一戈揮去,砍掉了闔閭大腳趾,闔閭落荒而逃,靈姑浮拿走闔閭一隻鞋子凱旋而歸。闔閭班師後,因傷勢過重,不治而亡。靈姑浮也因爲砍掉闔閭腳趾太高興,在回師途中暴病而死。

成濟(?—260年)。三國後期曹魏武將,在司馬昭心腹賈充賬下聽令。魏高貴帝曹髦繼位後,不甘心坐以待廢,決意討伐司馬昭。於是親率宮中殘兵出征,自己手持寶劍站在車上指揮,直奔司馬昭宅第。行到南闕,被賈充帶來的二、三百兵士攔住去路。雙方接戰,曹髦怒喝着揮劍殺去。賈充部下、太子舍人成濟見狀問賈充:“怎麼辦?”賈充厲聲道:“司馬公平日養着你們幹什麼的!還用多問嗎?”成濟聽罷,驅馬挺矛衝向曹髦。曹髦怒斥道:“我是天子,賊臣怎敢如此無禮!”成濟二話不說,挺矛便刺,曹髦抵擋不住,被成濟一矛刺透胸膛,跌落車下。成濟衝上去又是一矛,曹髦當場斃命。

袁崇煥(1584年—1630年)。明朝名將,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後投筆從戎。1623年(明天啓三年、後金天命八年)九月,孫承宗命袁崇煥與副總兵滿桂領兵萬餘駐防寧遠。1626年(明天啓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後金皇帝努爾哈赤率十三萬人馬向寧遠發起進攻。袁崇煥據城死守,以火炮轟擊後金軍,努爾哈赤被袁崇煥大炮擊中,重傷撤退,後不治而亡。《清史》說努爾哈赤是病死,到底是被袁崇煥炮擊後重病死,還是自己重病死?有待考證。

鄭成功(1624年-1662年)。明末清初名將,民族英雄,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永曆帝封其延平王,稱“鄭延平”。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爲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據泉州南安的鄭成功後人鄭萬齡收藏的《延平王起義實錄》(1912年抄本)記載,清順治帝曾親征廈門,在思明港被鄭成功炮轟而死。《延平王起義實錄》:“有人密啓藩主以高崎之戰僞帝順治實在思明港被炮擊沒,達素祕密而不敢宣,及京中查無下落,召達素回京,達虜懼罪自殺。至是太子即位,宣順治於正月崩者,僞虜之伎倆也。藩曰:餘亦計之,但當時恍惚未敢再信”。這條記載,指明順治帝是在思明港被鄭成功炮擊而死,清將達素不敢對外公開,在回京的路上畏罪自殺,清朝宣佈順治病死,也是想掩蓋事實。因《延平王起義實錄》並非正史,此事一直爲清史界所爭論。但順治帝的死確實疑點重重,特別是順治墓中並無屍骨,只有一個骨灰罐,內裝何物無人知曉。順治帝到底是不是被鄭成功炮轟,屍骨無存呢?還有等專家學者進一步考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