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们新开设了一个互相交流的栏目,您如果在学习中医方面有疑问,可以点击文章底部的【写留言】与我们互动。

小半夏

敖大夫,做针灸时,针刺若不得气,有没有效果?

敖大夫

《灵枢·九针十二原》里提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必以调神调气为本,若无得气感觉,针刺必然无效。但是在这里需要先弄清楚一点,到底怎样才算得气。

小半夏

得气不就是患者感觉到酸、麻、胀、重之类的症状吗?难道还有其他说法?

敖大夫
小半夏

哦哦,原来并不是简简单单把针扎上就可以了。那患者有什么样的感觉算得气呢?

敖大夫

患者的自觉指征,得气的感觉绝不仅仅等于窜、酸、麻、胀、重、凉、热等这些感觉。要感受得气,必须在营气、卫气、谷气这三个层次来体会。

小半夏

啊?还要分3个层次?您快给讲讲吧~

敖大夫

营气层次,可以说是取皮肤浅部的气,皮肤可有轻微的疼痛,酸麻感,很少有明显的窜胀感,并且皮肤多会有红晕的现象。

卫气层次,在其上行针时多有胀感。

谷气层次,患者所感受到的是窜感或重感,不过对于临床上长久不能饮食的人,由于谷气缺乏,针刺时即便术者有得气感应,患者自己也不会有明显的酸、麻等感觉,甚至连针刺皮肤的疼痛感都会比正常时弱很多。

小半夏

拍打胸背部是怎么操作的呢?

敖大夫

拍打胸背部。要站立,全身放松。双手半握拳,先用左手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拍打右胸,然后用右手拍打左胸,左右各拍200次。接着将左手伸至头后拍打右背部,右手伸至头后拍打左背部,每侧各拍打100次。

小半夏

那到底怎样判断患者是否得气了呢?

敖大夫

针灸名家杨继洲说:“凡刺深浅,惊针则止”,也就是说,无论是针刺哪一种气,能做到“惊针则止”即是得气。“惊针则止”就是说针刺的深度和刺激量,要掌握到病人受“惊”的程度就适可而止。

小半夏

明白了。那么医生感觉到的得气是什么样子的呢?

敖大夫

描写针刺得气情况最为生动的,要数窦汉卿《标幽赋》中的一段话:“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当病人接受针治时,局部会有酸胀等感觉,随之出现肌肉反应,这时医者持针的手下才会有沉紧的感觉;如病人针下无反应,则医者手下只有空松的感觉。

小半夏

感觉针灸好神奇啊!以后要多向您请教请教。

敖大夫

哈哈哈,没问题,就喜欢你爱学习的样子。



版权声明:

责任编辑/小半夏,审核校对/老游。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