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第5季已經結束,但大家對節目中的不少題還記憶猶新。如果要讓大家評一評本季節目中,哪道題最難,大家會怎麼選呢?

或許有人會說是那道讓關於陸游的題,問題是:“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寫的是陸游入劍門門幹什麼?答案是到成都做官。當時這道題考倒了百人團72人,因爲大家不夠了解陸游。或許還有朋友會覺得,最難的應該是最後一道讓冠絕彭敏和亞軍韓亞軒都犯難的“棗子題”,要在三聯詩中找出一聯含有“棗梨”但卻不能食用的詩。說實話這道題,翻遍高中和大學課本都是找不到答案的。

不過以上兩道題難歸難,但只要找到了原詩,查查資料,還是能弄明白的,所以它們與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題相比,都是小巫見大巫,畢竟本期這道題是哪怕背得滾瓜爛熟,也不一定答得對,甚至有不少觀衆認爲這題就不該出。這首題是這樣的:

劃去錯誤項:A.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B.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因爲是劃去錯誤項,節目組給出的答案是B,他們認爲詩正確的是“白雲生處有人家”。但筆者看到這樣的題,心中只有一句話想對詩詞大會說:求求你們別出這麼刁的題了,選手們怎麼答其實都是錯的。因爲這兩句詩本身就是一場關於唐詩的千年之爭,目前都尚沒有結論,所以不少選手錯得很“冤”。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首詩,看看杜牧這千年難解的詩寫的是什麼: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很顯然,節目組之所以會覺得這題“白雲生處”是對的,是因爲咱們的小學課本中目前認可這種寫法。認爲是這種寫法的有明代文人趙宦光的《萬首唐人絕句》和高棅編《唐詩品彙》,而認爲是“深”的有清代文人陳夢雷的《古今圖書集成》,以及康熙御定的《御定全唐詩》。或許不少人認爲,明代早於清朝,與唐朝更加接近,所以“生”字的可信度更大。

但事實上,考究古詩詞咱們不能這樣去想問題。李白的《靜夜思》有明、宋兩個版本,因爲明代版“牀前明月光”優於宋代版“牀前看月光”,所以咱們現在小學課本棄更近的宋代版不用,使用的是明代版。既然無法確定到底是“生”還是“深”,那爲何課本非用“生”,節目組非覺得“生纔是對的呢?原因很簡單,因爲大家認爲這個字,能讓詩的意境更美。

這首七言絕句,杜牧寫的是一次秋日裏的山間遠行。詩人沿着小路前行,石頭小路彎曲將他帶上深秋的山林間,在那白雲升起的地方,隱約有幾戶人家,詩人因喜愛楓林晚景,便停下馬車看着這紅似二月花的霜葉。“白雲生處”中的一個“生”字,將白雲和人家緊密相聯,給讀者帶來一股朦朧絕美的詩境,令人回味無窮。而如果僅是用“深”字,則顯然沒有這種詩意。

雖然“生”優於“深”,但筆者還是認爲既然咱們從古籍中找不出證據證明杜牧原來寫的是什麼,那這樣的題其實是不該出的,而選手們不管劃去哪一選項,其實都是錯的。我們研究古詩詞,應該本着嚴謹和客觀的態度,我們可以去分析哪種用法更妙,但不能說哪種用法就錯了,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