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東方衛視中心主持人曹可凡就電競行業的健康發展,呼籲對電競類節目播出解禁。在他看來,中國有着電競業發展的天然優勢,中國人口衆多,年輕人的底數大,他們具有發散性思維,對電競行業有着濃厚興趣。

上海正在打造全球電競之都,電競行業在吸引年輕人的同時,也承載着文化的輸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東方衛視中心主持人曹可凡就電競行業的健康發展,呼籲對電競類節目播出解禁。


“過去對網絡遊戲的認識是玩物喪志,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大家對電競有了新的認識,而將其看做了一種文化產品。”曹可凡代表告訴記者,十六年前,針對“播出電腦網絡遊戲節目,給未成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於禁止播出電腦網絡遊戲類節目的通知”,要求“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一律不得開設電腦網絡遊戲類欄目,不得播出電腦網絡遊戲節目”。

然而,16年裏電子競技產業在各種大政方針的指導下蓬勃發展。

2017年,“推進遊戲產業結構升級,推動網絡遊戲、電子遊戲等遊戲門類協調發展,促進移動遊戲、電子競技、遊戲直播、虛擬現實遊戲等新業態發展”被寫入《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2019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國家統計局發佈了13個新職業,其中包含「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同一個月內,國家統計局公佈最新的《體育產業統計分類(2019)》,電子競技被列入進02大類體育競技表演活動;2019年6月人社部發布新職業「電子競技員」的就業分析報告,提到了就業前景和現狀分析報告,有50萬行業從業者以及未來5年近200萬人的人才缺口。


與此同時,分散到全國各地,相關扶持政策更是層出不窮。以上海爲例,17年印發的“上海文創「50條」”,明確指出將上海建設成爲全球電競之都;18年上海市率先出臺《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員註冊管理辦法》,重要賽事落戶浦東;19年《促進電子競技產業健康發展20條意見》接踵而來,力爭3至5年內,全面建成“全球電競之都”。

從市場經濟角度看,行業預測2020年全球電競市場收入將達到11億美元,中國市場以35%的佔比貢獻最大份額。而與此同時,廣電系統針對電競版塊的政策依然停留在2004年。

曹可凡代表認爲,伴隨着技術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以及電競產業的成熟,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一批接一批……而

關乎上層設計的政策層面,更應該與時俱進,告別單純的說“NO”時代,用更成熟的“YES! how to do”來有效引導、引領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多方協同,其中主流媒體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尤其是電視媒體,更需要擔起這份社會責任。

在他看來,中國有着電競業發展的天然優勢,中國人口衆多,年輕人的底數大,他們具有發散性思維,對電競行業有着濃厚興趣。同時,中國有着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這些都將爲好的電競項目創造更有感染力的遊戲腳本。


因此,曹可凡代表認爲,應當轉變對電競行業的固有思維,開放對電競類節目的播出,將能更促進該行業的健康發展。在他看來,

電競是一種文化產品,也是一種科技產品,只要承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能對當代年輕人輸出正確的三觀。

“電競和其他的文化產品一樣,需要注入很多中國文化的內容。”曹可凡代表認爲,電競將是未來輸出中國文化的重要渠道。“如果能利用好技術屬性,賦予正能量,電競就能發揮文化普及作用,同時電競行業也產生着巨大的經濟效益,正確引導就能如好萊塢電影一樣,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的結果。”曹可凡代表說。

記者 | 陳穎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