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遺留至今的瑰寶不計其數,隨着人們對於古董文物的重視,在民間這些寶貝的真跡愈發難以尋覓,如果想了解知曉那一時期的文化及工藝最好的辦法就是挖掘一座陪葬品豐厚的古墓了。正常情況下,陪葬品最爲豐厚的就是帝王的墓地,古代皇帝作爲國家的掌權者擁有着非常高身份地位,挖掘帝王墓也是很多考古工作人員大飽眼福的時候。在我國,隨意挖掘古墓是犯法的,就連考古工作者都不能隨意挖掘皇陵,除非是被盜墓分子破壞到已經不得不保護了,不然絕對不允許挖掘,鮮少有人知曉這項規定完全是因爲一個人。


郭沫若強行挖定陵

而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他便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郭沫若。郭沫若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他在歷史上面的能力也非常的出色,並且他還有一個怪癖,便是挖墓。郭沫若對考古非常的感興趣,他很想將中國的所有帝皇陵寢都挖開來看一看。在當時他提出了對定陵的挖掘請求,這一請求在當時被很多人強烈反對。當時是50年代,中國在考古方面的技術是比較落後的,文物被深埋於地下取出後會不會發生什麼變化尚且不得而知,而在當時也沒有非常有效的手段來保護出土的文物。


就算是反對的聲音衆多,郭沫若還是強行地向有關上級打了報告請求挖掘定陵,沒想到得到了批准。不過其實郭沫若最想發掘的陵寢是長陵,但是因爲這座墓地太難挖掘了才更換了目標。當時郭沫若的想法是,這樣也挺好,有經驗了去挖更大的墓會更好。定陵是萬曆皇帝的墓,從他登基開始就修建了,距離那個時候已經過去了300多年。郭沫若帶領的考古團隊開始了長達一年半的挖掘,這也是我國曆史上一次重大的考古悲劇的開始。古代皇陵因爲深埋於地下,終年與氧氣隔絕,當定陵被打開之後,讓人痛心的一幕出現了。

考古界的悲劇

在與氧氣接觸的那一瞬間,大量出土的文物頃刻間就氧化了,迅速的破敗,有的甚至於化爲烏有。當時的考古水平完全沒有能力保護這些文物,更加讓人痛惜的那是,萬曆皇帝與兩任皇后的屍骨居然被人放火燒成灰了,還有皇帝上好的棺材被當成垃圾扔掉最後淪爲火柴。這些消息的傳出讓整個考古界都大爲震驚,原本就極力反對的人痛心不已,而出土的文物們也被隨意地安置在一個普通的小房子里長達幾十年!


因爲郭沫若的強行挖掘,這次考古界的損失不可估量,政府後來明確說明,任何人不得主動去挖掘古代的皇陵。而剩下的完好的文物也確實讓人大開眼界,這其中就有一雙筷子。明朝的筷子到現在居然沒有腐爛?普通的木製當然會腐爛,但是純金的自然就不會了,這一雙150克黃金打造的筷子造型簡單,器物本身的極簡之美完美地展現出來了,而與這雙筷子相配着的金勺子同樣也是純金打造,重達75克。不過純金筷子在這座墓中還算是平常之物。


在這些保留的陪葬品中,出土的純金文物挺多的,大量的玉器也是非常精美,其中最爲讓人讚歎的就是萬曆皇帝的皇冠和孝端皇后的鳳冠。純金筷子、皇冠鳳冠的出土僅僅是萬曆皇帝當年生活的一個小縮影,而皇陵出土的文物也確實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幸好金銀玉器、瓷器這些並不會因爲氧氣而灰飛煙滅,不然造成的損失就會更大。這件事情給了考古界一個教訓,沒有十足的把握,開啓古墓就是讓它們徹底走向滅亡。

相關文章